[实用新型]外置出口式阀箱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92034.2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2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凤蕊 |
主分类号: | F16K11/04 | 分类号: | F16K11/04;F16K2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57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置 出口 式阀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箱,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外置出口式阀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实现双向控制,大多采用双向控制阀门,而对于有些技术领域,因阀门结构复杂、成本高、重量大、安装麻烦、安装条件受限制等原因,却不适合使用阀门。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更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构思巧妙、设计科学、控制灵活、使用方便的外置出口式阀箱。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置出口式阀箱,该外置出口式阀箱包括有阀箱体和设置在阀箱体内的移动阀杆,所述阀箱体上设置有进口,所述阀箱体顶部设置有上塞口,所述阀箱体底部设置有下出口,所述移动阀杆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闭塞阀塞、上联动阀塞和下联动阀塞;其中,所述上闭塞阀塞和所述上联动阀塞分别对应所述上赛口两侧设置,所述下联动阀塞对应所述下出口设置,所述上闭塞阀塞与所述下联动阀塞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上塞口与所述下出口之间的距离,所述上联动阀塞与所述下联动阀塞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上塞口与所述下出口之间的距离;所述进口连接有进口管道,所述进口管道上设置有出口。
基于上述,所述移动阀杆上端穿过所述阀箱体的上塞口设置。
基于上述,所述下出口呈倒锥台形状,所述下联动阀塞呈与下出口密闭配合的倒锥台形状。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该外置出口式阀箱采用移动阀杆实现了双向控制,其具有构思巧妙、设计科学、控制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外置出口式阀箱,包括有阀箱体1和设置在阀箱体1内的移动阀杆5,所述阀箱体1上设置有进口,所述阀箱体1顶部设置有上塞口3,所述阀箱体1底部设置有下出口4,所述移动阀杆5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闭塞阀塞8、上联动阀塞6和下联动阀塞7;
其中,所述上塞口3与所述下出口4对应设置,即满足:所述上塞口3的中心与所述下出口4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线上,以便于上、下联动阀塞密封;
所述上闭塞阀塞8和所述上联动阀塞6分别对应所述上赛口3两侧设置,所述下联动阀塞7对应所述下出口4设置,所述上闭塞阀塞8与所述下联动阀塞7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上塞口3与所述下出口4之间的距离,所述上联动阀塞6与所述下联动阀塞7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上塞口3与所述下出口4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上闭塞阀塞8、所述上联动阀塞6与所述下联动阀塞7三者满足联动关系:当所述上联动阀塞6设置在所述上塞口3内,所述下联动阀塞7脱离所述下出口4设置;当所述下联动阀塞7设置在所述下出口4内,所述上联动阀塞6脱离所述上塞口3设置,而所述上闭塞阀塞8设置在所述上赛口3内;即,工作时,需满足:无论所述下出口4是否被所述下联动阀塞7密闭,所述上塞口3都处于密闭状态;
所述进口连接有进口管道2,所述进口管道2上设置有出口9,所述出口9位于所述进口管道2的上部。
基于上述,所述移动阀杆5上端穿过所述阀箱体1的上塞口3设置;该结构设计主要是为了便于手动操作移动阀杆5上下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移动阀杆的上下运动,也可以是通过其它方式实现的,该其它方式属于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操控技术。
基于上述,所述下出口4呈倒锥台形状,所述下联动阀塞7呈与下出口4密闭配合的倒锥台形状;该结构设计主要是为了使阀塞更好的密闭出口,以免泄露。
基于上述,本实施例中,所述进口设置在所述阀箱体1的侧面;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进口可设置在所述阀箱体的任何一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主要在于: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所述出口9位于所述进口管道2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外置出口式阀箱可用于液体流通控制,也可用于气体的流通控制;尤其适合用于中水回收再利用,即多用于中水回收模块箱中:所述进口用于外来中水回收口,其连接各种中水排水管道;所述下出口用于富余或多余中水直接排出口,其连通下水管道;所述上塞口用于移动阀杆上下移动的通道,其具有导向作用;所述出口用作中水收集口,其连通前述中水回收模块箱,经其收集的中水直接流向中水回收模块箱中。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凤蕊,未经王凤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2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