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力直推式机车轮缘固体润滑顶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91121.6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096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豫新铁路金属材料保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3/02 | 分类号: | B61K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005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力 直推式 机车 轮缘 固体 润滑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轮缘润滑顶推装置,特别是涉及 一种弹力直推式机车轮缘固体润滑顶推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机车车辆的轮缘润滑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采 用液体润滑:通过电力或以风压为动力将润滑剂喷到机车轮缘表面,这种润滑 方法对环境影响大,有污染、有噪声。而且,润滑剂本身受气温影响大,高温 时油稀,低温时油凝固,油稀甩出,油凝不粘。同时,由于车轮晃动,油喷不 准,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目前车速不断提高,在高速行驶下受气流影响,上 述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另外是采用固体润滑块润滑:通过卷簧带动顶杆运动, 顶杆推着固体润滑块运动,使固体润滑块前端与机车轮缘接触,实现润滑,这 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顶推装置的卷簧腔体位于导向管的前端,造成安装困 难,因为导向管的前端与机车轮缘很近,没有合适的安装位置,因而安装和维 修十分不方便,另外,顶推装置的弹簧是通过一套装置而作用在润滑棒上,结 构复杂,成本较高,且不利于维护。
三.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 新颖、推力稳定、使用寿命长的弹力直推式机车轮缘固体润滑顶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弹力直推式机车轮缘固体润滑顶推装置,含 有导向管和顶推机构,所述导向管上设置有安装板,该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槽,便于在机车上安装,所述顶推机构含有顶推板、卷簧和推棒框,其中,顶 推板前端为直板,后端为弯曲手柄,所述顶推板的前端部与所述卷簧的外层端 部连接,所述卷簧的内层圆柱孔套装在一个滚轮上,该滚轮通过固定轴安装在 推棒框的内腔中,所述顶推板后端与所述导向管之间设置有定位连接机构。
所述固定轴为两段式结构,并且,两段固定轴的内端套装在一个滚轮内, 其外端套装在所述推棒框的侧壁上的轴孔中,两段固定轴的内端之间安装有弹 簧,所述滚轮能够在所述推棒框的内腔中转动。
所述定位连接机构含有螺栓和螺母,其中,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顶推板后 端,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导向管侧壁上的定位孔与所述螺母旋合。所述卷簧外层 的外端通过沉孔螺钉或铆钉固定在所述顶推板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卷簧通过顶推板安装在导向管中,卷簧直接施力于推棒框, 作用于润滑棒上,达到推送润滑棒的作用,大大简化结构,另外,卷簧卡装在 推棒框内,推棒框的外表面与润滑棒后端面直接接触,二者接触面积增大,使 润滑棒受力更均匀,工作的可靠性更高。
2、本实用新型卷簧装在推棒框内,其外表面与润滑棒不接触,这样就避免 卷簧的工作段和润滑棒的摩擦,另外,即使卷簧的内表面和滚轮有摩擦,但是 这种摩擦在卷簧的内表面(即非工作段),从而保护弹簧,延长其使用寿命,并 且降低卷簧的故障率,降低维修费用。
3、本实用新型顶推板与导向管活动式连接,便于拆装,同时能够及时清除 灰尘,增加卷簧的使用寿命,另外,卷簧的外端通过螺钉或铆钉与顶推板连接, 结构简单,连接牢固。
4、本实用新型固定轴采用两段组合式,并且,两段之间安装有弹簧,便于 固定轴与推棒框、滚轮安装和拆卸,同时,也便于套装卷簧,使用十分方便。
5、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较低、安全可靠,其适 用范围广,推广后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弹力直推式机车轮缘固体润滑顶推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弹力直推式机车轮缘固体润滑顶推装置的外形图;
图3为图1所示弹力直推式机车轮缘固体润滑顶推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弹力直推式机车轮缘固体润滑顶推装置的左视剖面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4,图中,1-螺母,2-顶推板,3-导向管,4-固定轴, 5-卷簧,6-推棒框,7-安装板,8-润滑棒,9-铆钉,10-滚轮,11-螺栓,12-安装 孔槽,13-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豫新铁路金属材料保护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豫新铁路金属材料保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1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