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水枪枪杆及手动水枪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88826.2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69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凤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凤舒 |
主分类号: | A62C11/00 | 分类号: | A62C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毅明 |
地址: | 45005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水枪 枪杆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快速更换水袋,以人手为动力、往复推拉实现连续灭火的手动水枪及其配套使用的枪杆。
二、技术背景:
目前应用于消防的轻型灭火装置主要有推车式灭火器、背负式灭火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水基性灭火器、背负式细水雾灭火枪等。其中推车式灭火器、背负式灭火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水基性灭火器、背负式细水雾灭火枪在结构上与介质容器都为一个整体,灭火介质有限,不能连续灭火,只能扑灭小型的初期火灾。另外,原来的背负式细水雾灭火枪要么是通过有限的高压气体驱动有限的水,要么是在一个固定的水箱内存放有限的水,它们存在的不足之处都是不能够快速补水,另外整机重量较高,控制不方便,不能持续灭火,使用受到限制。以汽油机为动力的背负式灭火器、背负式细水雾灭火枪存在的缺点是,在火场中使用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以人手为动力,往复推拉实现连续灭火的手动水枪及其配套使用的枪杆,所述手动水枪可以背负使用,介质容器水袋可快速更换、持续性强、节水。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手动水枪枪杆,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手柄(1),所述手柄(1)后端敞口,前端连接喷嘴(2),在手柄(1)的内腔前端对应喷嘴(2)的进水口匹配连接内管(3),与所述内管(3)的末端匹配安装有出水单向阀(5),内管(3)嵌套安装于外管(4)内腔,内管(3)通过末端的出水单向阀阀座(7)与所述外管(4)密封滑动连接,外管(4)末端通过进水单向阀(8)连接进水胶管(9),外管(4)外径小于手柄(1)内径。
所述的手动水枪枪杆,外管(4)的首端匹配连接一内、外管定位套(6),所述内、外管定位套(6)的外径与手柄(1)内径相匹配,内、外管定位套(6)的内径与内管(3)的外径相匹配,在内、外管定位套(6)的内壁设置有清洁油条(10)和滚珠(11)。
所述的手动水枪枪杆,在所述内管(3)末端的出水单向阀阀座(7)的外壁与外管(4)的内腔匹配设有挡圈(12)和密封圈(13)。
所述的手动水枪枪杆,外管(4)末端的进水单向阀阀座(14)的前端与外管(4)的末端螺纹连接,所述进水单向阀阀座(14)的尾部连接进水胶管(9)。
所述的手动水枪枪杆,手柄(1)、内管(3)和外管(4)的材质采用双向挤拉成型的碳纤维材料或铝合金进行电极氧化并染色的材料。
一种含有如上所述枪杆的手动水枪,含有水袋(21),所述水袋(21)通过进水胶管(9)与所述枪杆(20)的进水口相连接,在水袋(21)的出水口和进水胶管(9)的前端设有相互匹配的快速接头(23),水袋(21)和枪杆(20)的进水胶管(9)通过所述快速接头(23)连接。
所述的的手动水枪,水袋(21)为双层设计,一层设置为水胆,一层为可以反转过来放置水袋(21)、进水胶管(9)、枪杆(20)的口袋。
所述的手动水枪,水袋(21)的出水口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和快速接头(23)可为一体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手动水枪及枪杆结构新颖,实用性强,工作效率高。以人手为动力,往复推拉实现连续灭火,重量轻,使用方便,可进行全方位操作,灭火效果好、节水,能够显著降低消防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作战效率。
2、本实用新型手动水枪枪杆采用滚动轴承技术,实现了人手推拉工作的高效率,具有射程更远、雾团更大和长时间连续工作的优点。把传统的二容器腔,利用高科技技术改成了单容器腔,使喷射效率更高。
3、本实用新型手动水枪的枪杆、进水胶管和水袋通过快速连接接头连接,能够在不间断灭火的情况下快速更换水袋,以便于连续灭火。
4、本实用新型手动水枪枪杆采用新型材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枪的重量,提高了人性化程度,利用高科技技术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密封圈所接触的较长管道壁的光洁度,使水枪的使用寿命成倍提高。
四、附图说明:
图1、图2合为本实用新型手动水枪枪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动水枪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凤舒,未经黄凤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88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辋与轮辐压装合成模具装置
- 下一篇:印刷电路板钻孔机的板件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