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硅链调压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8265.6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59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法武;张立柱;文敏;史世红;付慧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乡蓝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10 | 分类号: | G05F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国文;张欣棠 |
地址: | 453000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调压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电力行业直流电源系统中硅链降压装置上使用的智能硅链调压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行业的直流电源系统中,控制母线普遍采用由合闸母线通过硅链降压装置来获得。硅链降压装置分为手动调压和自动调压两种。硅链降压手动调压装置由于不能自动跟踪调节而被淘汰。硅链降压自动调压装置普遍采用普通电子电路结构。1)该控制电路的输出由五只或七只继电器来调节硅链降压,实现其硅链的五级调压或七级调压。这种控制电路的缺陷是:不能设置控制母线输出电压、五级调压和七级调压不能通用、用继电器多成本高、没有硅链开路保护功能。2)为防止硅链降压装置出现硅链开路而造成控制母线的失压,而又普遍采用一只电压继电器控制一只可变电阻来组成一个备用通道。这样的备用通道造成成本高、性能差、可靠性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但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而且可以实现控制母线输出电压的设置可调、具有无须备用通道的硅链开路保护功能、硅链五级调压和七级调压通用的智能硅链调压控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力行业直流电源系统中硅链降压装置的智能硅链调压控制器,包括单片机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单片机微控制器的输入端上连接有调压设置电路,通过A/D转换器电路在单片机微控制器的输入端上连接有控制母线电压检测电路,在单片机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调压控制输出电路、工作及硅链开路故障指示电路,在单片机微控制器的输入端和调压控制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上连接有控制电源电路部分。
控制电源部分连接关系为:HND5-12-W高频开关电源模块U6的输入端1脚接壳,2脚外接合闸母线正极+HM端子,3脚外接合闸母线负极-HM端子;输出端4脚为工作电源-12V输出,5脚为工作电源地输出,6脚为工作电源+12V输出,电容C7的1脚、C8的1脚分别接+12V,C7的2脚、C8的2脚分别接地,C9的1脚、C10的1脚分别接地,C9的2脚、C10的2脚分别接-12V;7805三端集成稳压器U7的1脚接+12V,2脚接工作电源地,3脚为工作电源+5V输出,C11的1脚、C12的1脚分别接+5V,C11的2脚、C12的2脚分别接地。
控制母线电压检测电路部分连接关系为:电阻R1的1脚外接控制母线正极+KM端子,R1的2脚分别接电容C1、C2、二极管D1、电阻R3的1脚,电位器W1的2、3脚相连并且接电阻R1的1脚,W1的1脚接电阻R2的1脚;外接合闸母线负极-HM端子分别与R2、C1、C2、D1的2脚相连并且接于内部工作电源地;741运算放大器U1的7脚接+12V,U1的4脚接-12V,U1的3脚接R3的2脚,U1的2脚与6脚相连后接R4的1脚。
A/D转换器电路部分连接关系为:3221A/D转换集成电路U2的1脚接电容C10的2脚后与+5V相连,U2的2脚与C10的1脚相连后接内部工作电源地,U2的3脚分别接电阻R4的2脚和电容C4的1脚,C4的2脚接内部工作电源地,U2的4脚接电阻R6的2脚后与2051单片机U3的6脚连接,U2的5脚接电阻R5的2脚后与电容U3的7脚连接,电阻R5、R6各自的1脚分别接+5V。
调压设置电路部分连接关系为:SW-DIP4拨码开关S1的1脚、2脚、3脚、4脚分别接内部工作电源地,S1的5脚与排阻RP3的5脚、2051单片机U3的19脚分别连接,S1的6脚与RP3的4脚、U3的18脚分别连接,S1的7脚与RP3的3脚、U3的17脚分别连接,S1的8脚与RP3的2脚、U3的16脚分别连接,RP3的1脚接+5V。
指示电路部分连接关系为:电阻R8的2脚、电阻R9的2脚和电容C9的1脚相连后接+5V,R9的1脚接发光二极管L2的1脚,R8的1脚接发光二极管L1的1脚,L2的2脚接2051单片机U3的12脚,L1的2脚接U3的11脚。
单片机微控制器选用51系列单片机,其电路部分连接关系为:2051单片机U3的20脚分别与电容C7的1脚、C8的1脚相连后接+5V,C8的2脚接内部工作电源地,U3的1脚分别与C7的2脚、电阻R7的2脚相连,R7的1脚接内部工作电源地,U3的4脚分别与电容C5的2脚、晶振XT的1脚相连接,U3的5脚分别与电容C6的2脚、XT的2脚相连接,U3的10脚分别与C5的1脚、C6的1脚相连接后接内部工作电源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乡蓝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新乡蓝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82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马铃薯收获机变速箱
- 下一篇: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