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燃料气化燃烧炉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6721.3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2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戴增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晓雯 |
主分类号: | F24B1/187 | 分类号: | F24B1/187;F24B1/191;F24B1/192;F24B1/197;C10J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6200 湖北省浠***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燃料 气化 燃烧 炉灶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燃料家用炉灶,特别是生物质燃料气化燃烧家用炉灶。
背景技术
广大农民和林工,历来习惯就地取材、烹饪取暖;研究生物质燃料的家用灶,对于节省柴草、保护林业、发展农业、净化居室、保护环境、节省化石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低热值生物质燃料的挥发分大约占70%、焦炭大约占30%,实行气化与燃烧一体化、烧尽挥发分和焦炭,是提高燃料效率、减少烟尘排放的根本出路。
现有生物质燃料的气化燃烧炉灶,其结构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以及制造与使用的经济性和方便性,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瓶颈”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应、可靠、经济的生物质燃料的气化燃烧炉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一种生物质燃料气化燃烧炉灶,由燃烧体及其支护体组成。燃烧体由烟道盘、连体炉膛、灰斗、自上而下依次连接而成,以便制造和维护;烟道盖扣压在烟道盘上,以便清除烟道中焦油和污垢;烟道盘有挡火圈和烟气口,调节火头、排放烟气;连体炉膛的侧面有燃料门添加燃料,还有二次风孔控制燃烧;连体炉膛的底部是炉箅,构成一体化炉膛;灰斗内置可以调节的一次风门,控制燃烧状态。
本实用新型气化燃烧炉灶的工作原理如下:生物质燃料经过燃料门塞进炉膛中、炉箅上;在一次风门上方点燃引燃燃料,将生物质燃料引燃后,调节一次风门使之缺氧燃烧,产生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借助二次风孔透进的空气的扰动作用和助燃作用在炉膛口燃烧;待生物质燃料产气结束时,调节一次风门使焦炭继续燃烧,直至燃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气化燃烧炉灶由燃烧体及其支护体组成,结构比较简单。其中支护体,既可是砖石砌体,亦可是金属结构件,任凭用户取舍;燃烧体是四个功能零件的串联体,四个功能零件又是一次成型的回转体,符合高性能、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四个功能零件,可以取材于铸铁、陶瓷、或其他耐火材料,以便进一步降低成本。
燃烧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表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燃料的气化燃烧炉灶,先燃烧挥发分,后燃烧焦炭,或者交替燃烧,实现了气化与燃烧一体化,以及燃料高效率和烟尘低排放。
附图说明
图1:生物质燃料气化燃烧炉灶的外形轴测图
图2:燃烧体的爆炸轴测图
图3:燃烧体的剖面图,剖切方向如图4所示
图4:燃烧体的俯视图
图5:炉膛和炉箅连成一体的轴测图
图中序号:A.燃烧体 B.支护体 1.烟道盖 2.挡火圈 3.烟道盘4.连体炉膛 5.燃料门 6.二次风孔 7.炉箅 8.灰斗 9.一次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生物质燃料气化燃烧炉灶由燃烧体(A)及其支护体(B)组成。燃烧体(A)由烟道盘(3)、连体炉膛(4)、灰斗(8)、自上而下依次连接而成,连接件是螺栓或铆钉。烟道盖(1)依靠自重扣压在烟道盘(3)上;以便清除烟道中焦油和污垢。烟道盘(3)有挡火圈(2)和烟气口,调节火头、排放烟气。挡火圈(2)可以拆卸,还可以升降,便于调节火候。连体炉膛(4)的侧面有燃料门(5)添加燃料,还有二次风孔(6)控制燃烧。二次风孔(6)位于连体炉膛(4)上端,使燃料挥发分得到混合并燃烧。连体炉膛(4)的底部是炉箅(7),构成经济耐用的一体化炉膛。灰斗(8)内置可以调节的一次风门(9),控制燃烧状态。
此外,将高温玻璃棒置于燃料门(5)上或/和连体炉膛(4)上端,构成观察火候的观火窗;使连体炉膛(4)上端伸入烟道盘(3),调节吊火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晓雯,未经金晓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67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铝箔裁切机中的矩形裁切刀装置
- 下一篇:生物质超导气化环保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