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遥测井下仪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6027.1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644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勇;王永建;谢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海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12 | 分类号: | E21B47/12;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卫平;程 祥 |
地址: | 430079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遥测 井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仪,尤其是涉及一种对电缆遥测井下仪的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目前以高性能、大数据量为特征的新型石油测井仪器不断开发成功,如何有效的完成测井信息高速、正确的双向传输已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在一定长度上必须有足够高的传输速率;对数据传输的容量有一定要求;数据传输要可靠;要实现地面与井下之间信息的双向传输;
现有井下脉冲编码调制发送器PCM系统传输数据,基本解决了以上问题,但仍存在如下缺点:数据传输速率较低;有效传输数据的时间少;没有误码检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速率较高的电缆遥测井下仪。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有效传输数据的时间少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传输数据的时间长的电缆遥测井下仪。
本实用新型再有一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没有误码检测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设有误码检测的电缆遥测井下仪。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电缆遥测井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装置以及分别与电源装置相连的下行指令信号系统和上行数据信号系统,它还包括井下仪接口以及分别与下行指令信号系统和上行数据信号系统相连的信号模式变压器,所述的井下仪接口分别与下行指令信号系统和上行数据信号系统相连。
在上述的电缆遥测井下仪,所述的下行指令信号系统包括与信号模式变压器相连的门电路模块,分别与检测器以及噪声抑制电路模块相连的滤波器还连接在门电路模块上,分别与帧同步模式探测器和循环冗余检测电路模块相连的解调器还分别与检测器以及噪声抑制电路模块相连,所述的帧同步模式探测器和循环冗余检测电路模块均连接在定时器上,该帧同步模式探测器还连接有指令接收器以及下行信号发生器,所述的下行信号发生器连接在井下仪接口上。
在上述的电缆遥测井下仪,所述的上行数据信号系统包括与信号模式变压器相连的功放电路模块,帧同步模式转换开关通过双相码形成电路模块与功放电路模块相连,分别与帧同步模式转换开关以及帧同步FSP模块和循环冗余CRC模块相连的状态装置还连接有与井下仪接口相连的上传数据探测器,所述的状态装置还通过端头电压A/D变换电路模块分别连接有GO脉冲形成电路模块以及上行时钟信号发生器,所述的GO脉冲形成电路模块以及上行时钟信号发生器分别与井下仪接口相连,它还包括与状态装置相连的帧信号装置,所述的帧信号装置分别与上述的指令接收器以及功放电路模块相连。
在上述的电缆遥测井下仪,所述的状态装置包括分别与帧同步模式转换开关以及帧同步FSP模块和循环冗余CRC模块相连的状态字一模块,上述端头电压A/D变换电路模块通过连接有状态开关的状态字二模块与状态字一模块相连,上述的端头电压A/D变换电路模块分别与上述GO脉冲形成电路以及上行时钟信号发生器相连。
在上述的电缆遥测井下仪,所述的帧信号装置包括与上述指令接收器相连的帧起始电路模块以及与帧起始电路模块相连的帧时序电路模块。
在上述的电缆遥测井下仪,所述的上行数据信号系统还包括一个波形信号装置,上述的双相码形成电路模块通过波形信号装置与上述功放电路模块相连。
在上述的电缆遥测井下仪,所述的波形信号装置包括分别与上述双相码形成电路模块、信号交换电路模块以及功放电路模块相连的波形信号开关电路模块,该波形信号开关电路模块还连接有波形仪上传波形信号模块以及信号交换电路模块,上述帧时序电路模块还通过信号交换电路模块与上述功放电路模块相连。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并且使用寿命长,易于推广;2.数据传输速率较高;3.有效传输数据的时间长;4.设有误码检测;5.设计合理、巧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海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海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6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