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养护混凝土的被褥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85417.7 | 申请日: | 2009-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537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余义锋;段卫昌;赵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长安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4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护 混凝土 被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的养护产品,适用于混凝土成型过程中的外加养护。
背景技术
混凝土内外温差是造成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获得良好的混凝土质量,在混凝土成型后,必须进行养护,以保证水泥水化过程的正常进行。在温度合适的情况下,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就成为混凝土养护最关键的因素。在混凝土施工现场,传统的混凝土养护方法通常采用草(麻)袋覆盖混凝土表面并浇水的方法,这种方法由于未能将草(麻)袋以及混凝土表面与外界空气隔离,因而养护效果受到了干燥空气的影响,特别是在夏季,强烈的阳光照射使水分蒸发很快,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必须不停地浇水,因而用水量大,劳动强度高;同时还存在草(麻)袋易于腐烂、寿命短、污染混凝土表面及环境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使用方便、节水、省工、干净无污染,且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混凝土养护面的湿度,并能保证混凝土养护质量的一种混凝土养护产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一种养护混凝土的被褥是由吸水层、表面层和下覆盖层顺序复合而成,其上表面层较吸水层和下覆盖层长一些。
所述的一种养护混凝土的被褥,其吸水层是采用三聚氰胺保温海绵制成。
所述的一种养护混凝土的被褥,其表面层是采用涂刮夹网布制成。
所述的一种养护混凝土的被褥,其下覆盖层是采用合成纤维非织造布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背景技术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本养护被褥在使用前由于吸水层吸收了一定的水分,这些水分被薄膜所覆盖,即使在强烈阳光照射下也不会很快挥发,这样较长时间内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了一种近似饱和的养护环境,达到了对混凝土良好养护的目的。因此,该产品使用方便、节水、干净、无污染,且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混凝土养护面的湿度和变化不大的温度,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混凝土的养护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养护混凝土的被褥断面示意图;
图2一种养护混凝土的被褥的制作图;
图3一种养护混凝土的被褥的A-A剖面图。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下:
图中:1为吸水层、2为表面层、3为下覆盖层、4为新浇混凝土、5为缝制线、6为按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混凝土养护被褥(图1),是由表面层2、吸水层1和下覆盖层3顺序复合而成,吸水层1是采用三聚氰胺保温海绵制成;上表面层2是采用涂刮夹网布制成;下覆盖层3是采用合成纤维非织造布制成。
吸水层1为具有足够吸水性和保温性的工业产品。在混凝土养护前,先把外部水分吸入其内部,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逐渐释放出所含水分,以保持混凝土养护面的湿度,其厚度根据养护环境条件而定,一般为6到90毫米为宜。
表面层2为具有隔水、耐老化及具有一定强度的工业产品。其作用一是防止吸水层1中的水分蒸发,二是增加养护被褥的整体强度。
下覆盖层3应选用高透水性、高强度的工业产品,以便于浇注体能够方便的排出气泡和多余水分并能够对混凝土进行良好的养护作用。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和养护结束时,通过下覆盖层3对吸水层1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增加混凝土养护被褥的使用寿命。
养护被褥在使用时,下覆盖层3与被养护的新浇混凝土4表面相接触,表面层2朝外,吸水层1中的水分透过下覆盖层3来保持新浇混凝土4表面的湿度。
采用这样结构制作的养护被褥,可以大大减少混凝土养护中的用水量,达到使用方便、节水的目的。同时,对混凝土表面和周围环境不造成污染。
养护被褥的平面尺寸和大小,需要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并需要将其周边缝制(图2、3)起来,可在其周边上打一圈孔(图2),或沿其周边做一些按扣或尼龙搭扣。图3是混凝土养护被褥周边缝制的一种型式,上表面层2较吸水层1和下覆盖层3长一些,并能包裹住这两层,5为缝制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长安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长安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5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