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片分条收卷滑差轴两点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4680.4 | 申请日: | 200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9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谢敬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千里马电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02 | 分类号: | B21C4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片分条收卷滑差轴 两点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聚合物及动力电池制造生产线上正负极片压辊轧后分切成各种不同宽度规格的一种将极片收卷的辅助支撑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极片分条收卷滑差轴两点支撑装置。它可广泛运用于锂电池、聚合物及动力电池正负极片分切后收卷支撑。
背景技术
国内电池制造领域内,电池正负极片分切后极片收卷方式普遍采用滑差轴单臂支撑式(一端有支点,另一端悬空),极片分切后收卷卷径过小,效率低;当收卷卷径过大时,滑差轴负载过重,可造成滑差轴弯曲、断裂,影响极片收卷精度和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极片分条收卷滑差轴两点支撑装置。它采用滑差轴两点支撑,增加滑差轴负载量,极片收卷直径更大,效率更高,可避免滑差轴弯曲、断裂变形,提高极片收卷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极片分条收卷滑差轴两点支撑装置,它包括底座1,右墙板2,左墙板3,滑差轴4,滚珠轴承5,支撑装置6,极片7。所述支撑装置6包含合页式部件;固定部件底板6.1和活动部件支撑座6.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装置6包括底板6.1是固定不动的,支撑座6.2通过销轴6.3活动连接在底板6.1上,双头螺栓6.4固定连接在底板6.1上,支撑架6.5固定连接在支撑座6.2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架6.5一端有一个凹槽6.12,支撑板6.6活动连接在凹槽6.12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6.12上有一个开孔6.13,支撑板6.6上有一个通槽6.14,锁紧螺栓6.9通过通槽6.14连接在开孔6.13上,并将支撑板6.6固定,手柄杆6.10固定连接在锁紧螺栓6.9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6.6两端固定有轴6.7,滚动轴承6.8固定连接在轴6.7上。
本实用新型极片分条收卷滑差轴两点支撑装置具有如下优点:①、采用两点支撑式保证了极片分切后收卷滑差轴负载量更大,极片收卷直径更大,效率更高。②、两点支撑可避免滑差轴弯曲、断裂变形,提高极片收卷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极片分条收卷滑差轴两点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极片分条收卷滑差轴两点支撑装置的支撑装置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极片分条收卷滑差轴两点支撑装置的支撑装置张开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极片分条收卷滑差轴两点支撑装置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极片分条收卷滑差轴两点支撑装置的支撑装置展开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右墙板,3.左墙板,4.滑差轴,5.滚珠轴承,6.支撑装置,7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极片分条收卷滑差轴两点支撑装置,它包括底座1,右墙板2,左墙板3,滑差轴4,滚珠轴承5,支撑装置6,极片7,所述底座1是固定不动的;左墙板3和右墙板2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左右两端;滑差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右墙板2上,滑差轴4的另一端悬空并在上端固定连接滚珠轴承5;支撑装置6固定连接在左墙板3上;极片7活动连接在滑差轴4上。所述支撑装置6包括底板6.1固定连接在左墙板3上,支撑座6.2通过销轴6.3活动连接在底板6.1上,双头螺栓6.4固定连接在底板6.1上,支撑架6.5固定连接在支撑座6.2上。所述支撑架6.5一端有一个凹槽6.12,支撑板6.6活动连接在凹槽6.12内。所述凹槽6.12上有一个开孔6.13,支撑板6.6上有一个通槽6.14,锁紧螺栓6.9通过通槽6.14连接在开孔6.13上,并将支撑板6.6固定,手柄杆6.10固定连接在锁紧螺栓6.9上。所述支撑板6.6两端固定有轴6.7,滚动轴承6.8固定连接在轴6.7上。支撑架6.5下端有一螺孔6.15,调节手柄6.11活动连接在螺孔6.15上。
本实用新型极片分条收卷滑差轴两点支撑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一、闭合状态
滑差轴4在电机的带动下做顺时针旋转,将极片7成盘式收卷,此时支撑装置6处于闭合状态(如图2所示)。因滑差轴4一端固定在右墙板2上,另一端被支撑装置6托起,保证了极片7收卷的最大卷径。
二、张开状态
当极片7收到最大卷径时,此时支撑座6.2通过销轴6.3旋转与底板6.1成一定角度(30-180度),收卷好的极片7从滑差轴4的另一端拉出(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千里马电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千里马电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46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致补水唇膜
- 下一篇:一种美容护肤膏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