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型钢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83033.1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4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奥古斯蒂诺·五贝尔托·玛利亚·马里奥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亚佳工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刘勋 |
地址: | 610017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桥梁支座。
背景技术
球型钢支座70年代在国外研制成功。1988年起开始运用于国内的桥梁中。球型钢支座是在盆式橡胶支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桥梁支座。其特点是水平转角大,高承载力,耐磨耗。
球型钢支座的转角通过球冠与球面之间的相对滑动来实现。平面四氟板和不锈钢板之间的相对滑动实现支座的水平位移。适用于低地震度下的各型桥梁。
球型钢支座是依靠盆环或挡板抵抗地震的水平力作用,在低地震度地区可以有效的抵抗地震水平力。上海南浦斜拉桥,北京广安门、天宁寺立交桥等是早期在国内使用球型钢支座的大桥,现在球型钢支座已经广泛应用于公、铁路工程中,是最主要的支座形式之一。
现有的单向活动球型钢支座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直接接触传递水平力,接触面设置SF-1滑板和不锈钢板以适应支座位移要求。当梁端发生转动时,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不在保持平行状态,使得SF-1滑板和不锈钢板的接触由面接触变为线接触,造成SF-1滑板表面不均匀受力,引起挤压破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球型钢支座,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摩擦副滑板表面受力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球型钢支座,包括上锚碇钢棒、上支座板、耐磨板、球冠衬板、耐磨板、下支座板、下锚碇板和下锚碇钢棒,在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接触面之间设置有转动块组件,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二者之一与转动块组件形成滑动配合,另一与转动块组件之间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摩擦副。
具体的说,转动块组件与上支座板形成滑动配合,其接触面为弧面;在转动块组件与下支座板之间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摩擦副;所述摩擦副由SF-1滑板和不锈钢板构成,分别固定设置在转动块组件与下支座板上。
或者,转动块组件与下支座板形成滑动配合,其接触面为弧面;在转动块组件与上支座板之间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摩擦副,所述摩擦副由SF-1滑板和不锈钢板构成,分别固定设置在转动块组件与上支座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球型钢支座在上、下支座板间加了转动块,转动块与下支座板的接触面为曲面,SF-1滑板和不锈钢板摩擦副设在转动块与上支座板之间,当支座发生转动时,下支座板与转动块的弧面始终紧密接触,而转动块与上支座板始终保持平面接触,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受力不均匀的问题,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在运动状态下的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
实施例1:
球型钢支座,包括上锚碇钢棒1、上支座板2、耐磨板3、球冠衬板4、耐磨板6、下支座板7、下锚碇板8和下锚碇钢棒9,在上支座板2和下支座板7接触面之间设置有转动块组件5,下支座板7与转动块组件5形成滑动配合,上支座板2与转动块组件5之间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摩擦副10。所述摩擦副10由SF-1滑板和不锈钢板构成,SF-1滑板固定设置在转动块组件5上,不锈钢板设置在上支座板2的接触面上。
现有技术如图3a、图3b,当梁端发生转动时,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不在保持平行状态,使得SF-1滑板和不锈钢板的接触由面接触变为线接触。
本实用新型如图3c、图3d,当梁端发生转动时,由于本实施例的转动块组件和下支座板之间的接触面为弧面,其与转动的角度相适配,所以能够始终保持面接触,在转动块与上支座板之间,以及摩擦副之间都保持了面接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摩擦副设置于转动块组件5与下支座板7的接触面上,转动块组件5与上支座板2的接触面为弧面,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类似。
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块组件5可以通过外部连接件活动设置在球形钢支座上,使其在工作范围内能够活动。图1的转动块置于与上支座板固定连接的防跳板10上,亦可通过外部框架等方式,或者其他的连接方式与球形钢支座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普通技术人员完全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不仅限于前述两个实施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之下的其他实施方式亦属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亚佳工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亚佳工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30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