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3GS的核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2912.2 | 申请日: | 2009-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5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马英杰;周建斌;周蓉生;丁卫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5/00 | 分类号: | G01V5/00;G01T1/36;H04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s 数据 采集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核谱数据,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GPS定位,现场视频等多参数核数据采集系统和基于GIS组件开发的核勘查信息处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核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还可以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有很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式核勘查数据采集主要采用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大多只是完成谱数据采集和简单处理,有的将GPS嵌入到采集系统,但还都是采用外置GPS模块,仅完成了定位的一体化,而实际勘查工作还需要的环境信息,包括温度、湿度、地质、地貌等信息,都不能同时自动数字化采集,如果需要,还须手动记录。而在信息处理方面,在核勘查领域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仍处于研究和实践的初级阶段。核地球物理勘查数据处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使用一些软件如CAD直接生成等值线图,彩色图像等与地理地形脱节的图形图像;或者直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ArcGIS、MapGIS、MapInfo和SuperMap等,来做数据的分析处理工作,但与核地球物理勘查数据处理的实际情况相分离,越来越不能满足核地球物理勘查工作的要求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多参数一体化核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该基于3GS的核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针对目前核勘查领域的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的应用要求,将蓝牙、GPS、GPRS或USB及视频技术应用于野外核勘查数据采集中,以无线移动手持设备为野外工作平台,同时完成野外GPS定位及核能谱数据、现场温湿度等参数、现场视频的采集和处理,并将数据通过GPRS或USB传送给计算机,通过计算机进行复杂的处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获取、管理、分析和展示空间相关信息,将结果反映在地形图上。这样,既实现了仪器轻便化、多参数一体化,又充分利用了资源,实现了高效率、高精度、多参数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与图形图像的显示。不仅可以提高核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还可以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有很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为能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3GS的核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核辐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数据采集分析模块和核勘查信息处理模块三个部分;所述数据采集分析模块包括GPS接收处理、核谱数据的采集控制和现场视频采集三部分,选用内置GPS和照相/摄像机的无线移动手持设备;所述核勘查信息处理模块运行在计算机上,主要包括勘查数据的处理、GIS下的成图成像等功能;所述核辐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完成核谱数据与温度、湿度等数据的获取,与数据采集分析模块的无线移动手持设备之间通过蓝牙接口通讯;所述数据采集分析模块的无线移动手持设备和计算机之间通过USB接口或GPRS传输数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3GS的核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分析模块采用内置GPS和照相/摄像机的无线移动手持设备,集GPS接收处理、核谱数据的采集控制和现场视频采集为一体。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3GS的核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核辐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集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和核谱数据的多参数数据采集,其与数据采集分析模块通过蓝牙无线接口通讯。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3GS的核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勘查信息处理模块运行在计算机上,基于GIS的组件开发完成,主要包括勘查数据的处理、GIS下的成图成像等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2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