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固定式上颌窦植入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2801.1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3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勤修;杨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勤修;杨慧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上颌 植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手术用医疗器械,具体是指一种可固定式上颌窦植入管。
背景技术
上颌窦植入管是临床手术上用于上颌窦穿刺的必要器材,在使用时,先由穿刺套管穿透上颌窦内壁,再将可固定式上颌窦植入管从穿刺套管内植入窦腔。由于上颌窦腔位置非常特殊,植入管无法固定,非常容易脱出上颌窦腔,因此还需要重新植入可固定式上颌窦植入管,这样会给病人带来非常大的痛苦,并且给操作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上颌窦植入管在植入窦腔内部以后非常容易脱出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防止植入窦腔内部的上颌窦植入管再次滑出的可固定式上颌窦植入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可固定式上颌窦植入管,主要由导管,以及设置在该导管前端管壁内部并使该导管前端保持弯曲的弹性条组成。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管由大套管、小套管组成,且该大套管的管壁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凹腔,小套管则设置在该凹腔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条为具有高弹性的钢丝、合金、记忆合金或塑料。且该弹性条设置在大套管的管壁内部或小套管的管壁内部。同时,为了防止导管前端的大套管和小套管相分离,因此导管前端的小套管还通过胶水与大套管相粘合在一起。
为了阻止杂质进入大套管和小套管,在大套管的末端还设有一个横截面形状与大套管的横截面形状完全相同的大堵头,且在该大堵头的内部还设有一个形状为圆锥体或圆台的堵锥;同时,在小套管的末端也设有一个横截面形状与小套管的横截面形状完全相同的小堵头,且在该小堵头的内部也设有一个形状为圆锥体或圆台的堵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导管是由大套管和小套管共同组成的,且在该大套管或小套管的管壁内部还植入有处于弯曲状态的弹性条,因此使得该导管的前端也处于弯曲状态。使用时,该弯曲部经过穿刺导管内部时在管壁的作用下会变直,当该导管穿过穿刺导管进入窦腔内部后该弯曲部在弹性回复作用下又会回复到弯曲状态,从而钩住窦腔内壁,能有效的防止该导管在外部触动后容易脱出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的小套管设置在大套管的管壁向内凹陷所形成的凹腔内部,因此该大套管和小套管之间可以相互分离,以便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使用要求。
(3)本实用新型在大套管和小套管的末端还设有堵头,能够有效的防止灰尘及其他颗粒杂质进入该大套管或小套管,从而保持其管道内部的洁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大堵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管1由大套管3和小套管4组成,且该大套管3和小套管4均由塑料材料制作而成。为了将该大套管3和小套管4组合起来,该大套管3的管壁向内凹陷,使其端面形成一个圆形的凹腔,且该圆形的凹腔的形状与小套管4的形状相同,该凹腔的腔体直径略大于小套管4的直径。
所述的小套管4则设置在该凹腔的内部,由于该凹腔的开口端的距离小于小套管4的直径,因此该小套管4就能紧紧的固定在该凹腔内部而不会轻易的与大套管3相脱离。当然,根据实际的情况也可以将大套管3和小套管4部分分离,即只要稍微用力便可以将小套管4从大套管3的开口端分离出来。同时,在导线的前端,即大套管3和小套管4的前端处,还涂敷有胶水,因此能够将大套管4和小套管3紧紧的固定在一起。
为了克服传统的上颌窦植入管再进入窦腔内部以后不容易固定,易滑落的缺陷,因此在导管1的前端,即大套管3和小套管4的前端还设有一根高弹性的弹性条2。当然,根据实际的需要,也可以设置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弹性条2。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该弹性条2固定在大套管3或小套管4的管壁内部,从而使该导管1的前端在不受力的条件下自然地处于弯曲状态。使用时,由于该弹性条2需要在穿刺导管的作用下进入窦腔内部,因此该弹性条2位于穿刺导管的通孔内部时,在通孔内壁的作用下会驱使该自然条件下处于弯曲状态的弹性条2变直,当该弹性条2穿过该通孔而位于窦腔内部时,则该弹性条2没在通孔内壁作用下又会恢复自然条件下的弯曲状态,使该弯曲部分能够钩住窦腔的内壁,防止该导管1经稍微碰触一下就会滑落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勤修;杨慧,未经张勤修;杨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2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生洁具用的阻力器
- 下一篇:负压型抗返流引流袋和引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