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一次性防伪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80981.X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1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齐宏;易彬;李世豪;张洪伟;刘齐巍;戴道翰;潘杨;詹松;李筠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唐丽蓉 |
地址: | 646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射频 识别 技术 一次性 防伪 电子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伪电子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一次性防伪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减少给消费者利益带来的种种危害和维护产品生产厂家的正当权益,人们作了种种努力,其中之一就是在商品的外包装上设置防伪标识。
较早出现的一些防伪标识,如紫外荧光油墨、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热敏防伪油墨、反应变色油墨、磁性油墨、除涂改油墨印制的防伪标签、激光镭射防伪标签和防伪条形码等,虽然在当时也发挥一定的效果,但终因这些防伪技术的仿造难度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一些造假者逐渐掌握了这些防伪技术,使得其防伪的功能已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还因一些防伪标识易揭下而可能被造假者二次使用,存在给生产厂家带来更大损失的潜在威胁。
先于在国外物流领域使用的射频识别技术,简称RFID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技术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由于其设备体积小,使用寿命长,存储容量大,能穿透非导电性材料,可实现对电子标签的快速读写,并可通过互联网进行目标识别信息跟踪和传输,因而近几年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加之其还具有制造电子标签的设备投资大,工业环境要求高,部分生产材料的技术垄断,使得其生产厂商较少,制造加工渠道单一,易于控制,不易仿造或即使仿造也无利可图等特点,使得其在防伪技术领域中存在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我国已有人将该技术应用于酒类商品的防伪上。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510126482.6公开的“基于射频识别系统的酒类防伪系统及方法”,该技术公开的置于酒瓶上的防伪部分包括设置于酒瓶盖内的射频芯片、芯片引线、附着在酒瓶本体上的金属带条、天线本体和切割装置,并利用瓶盖的旋转带动切割装置的锐利面旋转切断天线本体和射频芯片的连接来损毁所构成的回路,使射频芯片因无法获得足够的激发电压而失效。虽然该发明人率先将射频识别技术用于防伪领域,但防伪部分设计的部件多,结构复杂,安装难度较大,周期长,成本无疑较高,加之其中使用的金属带条不便回收,既浪费资源,又不利于环保。又如中国专利200720081220.7公开的“防伪瓶盖”。该防伪瓶盖虽略比前述技术方案简单,但部件仍然较多,结构仍显复杂,成本无疑还是较高。尤其是它们使用范围都局限于酒瓶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一次性防伪电子标签,该标签结构简单,装贴方便,使用面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一次性防伪电子标签包括射频芯片、天线、纸质载体和涂覆在纸质载体一侧表面的强力不干胶,其中天线是由导电油墨印刷在纸质载体一侧的表面上,射频芯片粘接在天线之间的纸质载体上,并与天线连接导通构成回路,其内存储有防伪编码信息,强力不干胶涂覆在粘接有射频芯片的纸质载体同侧表面。
上述纸质载体最好选用易碎纸。
为了保持强力不干胶的粘接性,在强力不干胶的胶面上覆有一层蜡光纸。使用时,撕开蜡光纸,即可将该防伪电子标签粘贴在需防伪的商品上。具体来说,如果是瓶装商品,将该防伪电子标签粘贴在瓶盖与瓶体连接部位的外表面即可,也可再在瓶盖与瓶体连接部位的外表面上覆上一层密封膜。如果是盒装商品,直接将该防伪电子标签粘贴在盒盖与盒体连接部位的外表面即可。在商品未开启前,如要查验商品的真伪,即可将射频读写器靠近该防伪电子标签,射频读写器发射的无线信号使印刷天线产生感应电流,激发射频芯片发射其存储的唯一编码等,射频读写器读取到该编码后,通过互联网或通信网络发送到防伪数据库服务器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后,商品开始使用时,如为瓶装商品,旋拧瓶盖可将粘贴其间电子标签的撕坏;如是盒装商品,在打开盒盖时,即可破坏粘贴在盒盖与盒体连接部位外表面上的电子标签,从而达到一次使用的防伪效果。
为了保护防伪电子标签中的射频芯片,不至于被损坏而不能使用,还可将该标签的纸质载体设计为两层时,导电油墨印刷的天线和与之连接导通构成回路的射频芯片被包覆在两层纸质载体中间,强力不干胶涂覆在一侧纸质载体的外表面。
上述防伪电子标签的外形可设计为各种几何形状,如矩形、圆形或椭圆形。
为了使上述防伪电子标签更容易被破坏掉,本实用新型将标签的边缘设计为规则或不规则的锯齿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所用载体为纸质材料,且天线又是用导电油墨印刷在纸质载体上,因而不仅可大幅度节约宝贵的、不可再生的金属资源,成本低,而且更加环保,大规模制造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未经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09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SP投币式游戏机射频卡控制器
- 下一篇:旋转式一维条码读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