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引流袋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0326.4 | 申请日: | 2009-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3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芶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芶诗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姚温明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内***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护理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引流袋。
背景技术
一次性引流袋由于使用安全、方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临床上对危重病人、特殊病人监护时,需要严格记录出入量来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但是据调查,医院使用的扁平引流袋的计量标识和实际容量之间存在较大的误差,更为严重的是,不同厂家生产的引流袋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容量误差,经严格的实验发现,扁平引流袋所标示的容量与实际容量之间的误差高达40-50%。
用扁平引流袋测量尿量会引起偏差。留置导尿常用于尿潴留(以减轻过渡胀满膀胱的压力)、尿失禁(以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及抢救休克、危重病人,尤其是后者。尿量是临床上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正常成人每日尿量为1000-2000ml,若尿量少于400ml/24h为少尿,少于50ml/24h为无尿,持续无尿者则病情较重。然而,由于上述尿量的计量误差太大,不能真实反应病情,甚至延误诊治和失去宝贵的抢救时机,这种状况在临床工作中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但遗憾的是,至今仍未解决此问题。
同时,现有的扁平引流袋上设置有挂环,用于固定引流袋,但是,该挂环只能使用在有挂钩的地方,适用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计量准确,固定方便的引流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引流袋,包括上端带有引流导管,下端设有放液管的袋体,该袋体的下端呈锥形或类锥形,引流导管与袋体内部连通,放液管与袋体内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袋体的上端还设置有通气管,该通气管与袋体内连通;
进一步的改进是,在袋体的上端至少还设置有两根系带;
为了便于操作,在引流导管上还设置有三通和流量控制夹,三通用于连接支导管,进一步可作其它药品的输入,流量控制夹用于控制引流液定时排放导管中液体流量;同时,也可在放液管上还设置有流量控制夹,其作用与上述流量控制夹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一、由于本实用新型将袋体的下端内设计为呈锥形或类锥形,当袋体内有液体时,整个袋体呈筒状,袋体本身的形变不大,因此在袋体上的刻度能够较为准确地反应袋内液体的体积,便于取得准确的流量信息,供医护人员治疗使用,此外,在袋内液体剩余不多的情况下,锥形或类锥形的底部便于显示剩余的量的大小,也便于液体的放出;
二、因为在袋体上设计了两根系带,既可挂接使用,也可在病床的护手等位置拴接固定,十分方便;
三、因为在袋体上端设计了通气管,当袋体内有气体进入时,方便将其放出,以保持液体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多功能引流袋,包括上端带有引流导管2,下端设有放液管3的袋体1,该袋体1的下端呈锥形或类锥形,引流导管2与袋体1内部连通,放液管3与袋体1内连通,在袋体1的上端还设置有通气管4,该通气管4与袋体1内连通,在袋体1的上端还设置有两根系带5,在引流导管2上还设置有三通6和流量控制夹7,在放液管3上还设置有流量控制夹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芶诗,未经芶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03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