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承压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爆管报警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7690.5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4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沈世军;张文;宁宝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朗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24 | 分类号: | F24J2/24;F24J2/4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承压式 太阳能 热水 系统 报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及自动控制工程应用领域的太阳能热水漏水报警系统,特别用于非承压式太阳集热热水系统漏水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被广为应用,利用太阳能制取热水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政府也出台了相关规定。
现有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储水箱构成。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系统由多根太阳能集热管的一端通过出水管插入到储水箱中,利用冷水下沉、热水上浮的原理工作。使用时,冷水先放进储水箱,冷水下沉,灌入多根并联着的太阳能集热管中,太阳能集热管经太阳辐射使其中的水逐步升温,并通过储水箱内水的冷热比重不同而循环,使整箱水升温后供人们使用。
对于非承压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而言,有时会发生集热管爆裂或被破坏的情况,导致大量漏水现象,集热管内的水压降低,储水箱内的水会沿着出水管倒流到集热管处。若不及时关闭相关阀门并及时修复会影响正常使用,且一定程度上对其他集热管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的集热管漏水时能发出警报信号的非承压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爆管报警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非承压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爆管报警系统,包括集热管、储水箱,所述集热管与所述储水箱通过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出水管上设置单向水流开关。
优选地,所述单向水流开关通过信号线与报警装置相连。
在太阳能集热管的出水管处加设单向水流开关作为漏水报警信号,可以及时了解太阳能系统的爆漏情况,该报警方式的优点是:初投资小,市场上有相关成熟的产品,接入楼宇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远程集中监视,在发出报警的同时可以关闭相关阀门,避免储水箱内的水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如下:
1、集热管 10、出水器
2、温度探头 11、补水器
3、管路 12、补水管
4、信号线 13、排污管
5、闸阀 14、溢流管
6、止回阀 15、单向水流开关
7、循环水泵 16、报警装置
8、水表 17、储水箱
9、浮球阀 18、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非承压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爆管报警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承压式太阳能热水集热系统大量漏水的报警系统,包括集热器、温度探头2、管路3、信号线4、闸阀5、止回阀6、循环水泵7、水表8、浮球阀9、出水器10、补水器11、补水管12、排污管13、溢流管14、单向水流开关15、报警装置16。
集热器的集热管1的一端通过出水管18与储水箱17相连通,集热器的集热管1的另一端通过管路3依次与闸阀5、止回阀6、循环水泵7、闸阀5、储水箱17相连通。集热器内设置温度探头2,温度探头2通过信号线4与所述循环水泵7相连。
集热器的集热管1暴露在太阳光下,随着太阳光照射时间的加长,集热器的集热管1内的冷水逐渐升温。当太阳能集热管1内的水达到设定温度时,设置在太阳能集热管1内的温度探头2向循环水泵7发出信号,循环水泵7工作,将储水箱17内的冷水抽到太阳能集热管1内,而集热器内的热水将会流入储水箱17内。重复上述过程,最终将储水箱17内的冷水全部循环为热水,供人们使用。
集热器在使用时,有时会发生集热管1爆裂的情况,集热管1爆裂后,集热管1内的水压降低,储水箱17内的水会沿着出水管18倒流到集热管1处。
在集热管1的出水管18处设置单向水流开关15。当温度探头2探测到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发出信号启动循环水泵7,储水箱17的冷水从储水箱17通过闸阀5、循环水泵7、止回阀6、闸阀5和管路3流向集热管1,集热管1内的热水从集热管1通过出水管18流向储水箱17,此时,单向水流开关15处于断开状态。
当集热管1爆裂、大量漏水时,集热管1内的水压降低,水从储水箱17流向集热管1,单向水流开关15所在出水管18中的水流流向与正常循环时相反,此时单向水流开关15打开向报警装置16发出信号,报警装置16收到信号后发出报警信号。人们在听到报警信号后,将关闭相应的阀门,避免储水箱17内的水量损失。
上述设计实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等同手段,均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朗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朗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76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钢生产技能训练模拟仿真装置
- 下一篇:智能统计考勤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