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温度的杯子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6720.0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2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济大学实验学校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G01K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魏秀莉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温度 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涉及一种显示温度的杯子。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泡茶、泡咖啡或给小孩冲奶粉时,难免会用热水来冲泡,而温度过高的热水往往使得我们去品尝这些饮品时嘴巴被烫伤。在喂小孩之前,大人都要自己先试下温度是否适合孩子饮用,而这些时候,如果大人得了诸如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则很容易把病传染给孩子,十分不卫生,也非常不方便。此外,如果不频繁地去尝食品的温度,又容易导致食品的温度过凉不适合饮用,又需要重新加热,这样的过程十分的麻烦。目前带有测温装置的杯子一般是将测温装置安装到杯盖上,通过测量杯子部空气的温度来间接得到水的温度,这种带测温装置的杯子所得到的温度误差比较大,尤其当杯子中水量较少时,由于水面到杯盖的距离较大,其误差特别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显示温度的杯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温度的杯子,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外部设置有电池盒和感应水温的热敏器件,杯体外侧壁上设置有显示装置,热敏器件和电池盒通过导线与显示装置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敏器件为热敏电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或/和显示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显示屏为LED显示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显示灯由五个发光装置构成,五个发光装置的一侧分别标有凉、较凉、适宜、较烫、烫五种水温情况标识;通过热敏器件感应的温度分别显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敏器件设置在杯体的底部或外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盒设置于杯体的底部或外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成本低,使用方便,热敏电阻设置在杯子底部,在水量很少的时候也可以实时、精确的显示水温,可使人们无需再用手或嘴来尝试杯中的水温,只需根据杯子上显示的温度值或温度状态就能喝到冷热适宜的水;尤其针对老人、小孩或病人使得饮水更为方便,避免了喝凉水或被烫伤的可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盒离杯体的底部还有段距离,不会直接接触到杯底,所以即使在水溢出杯子,浸湿杯底,也不会对电池盒造成危险,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杯体; 2、热敏器件;
3、电池盒; 4、显示屏;
5、显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温度的杯子,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外部设置有电池盒和感应水温的热敏器件,杯体外侧壁上设置有显示装置,热敏器件和电池盒通过导线与显示装置相连。
所述热敏器件为热敏电阻;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或/和显示灯;所述显示屏为LED显示屏;所述显示灯由五个发光装置构成,五个发光装置的一侧分别标有凉、较凉、适宜、较烫、烫五种水温情况标识;通过热敏器件感应的温度分别显示;所述热敏器件设置在杯体的底部或外侧壁上;所述电池盒设置于杯体的底部或外侧壁上。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显示温度的杯子,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1底部设置有热敏器件2和电池盒3,杯体1外侧壁上设置有显示屏4和显示灯5,热敏器件2和电池盒3通过导线与显示屏4和显示灯5相连。所述热敏器件2为热敏电阻;所述显示屏4为LED显示屏;所述显示灯5由五个发光装置构成,五个发光装置的一侧分别标有凉、较凉、适宜、较烫、烫五种水温情况;通过热敏器感应的温度分别显示。
当杯子中没有水时,杯子内空气的温度与其所处环境的温度相同,显示屏4显示的是环境温度,此时可以当普通温度计使用。当杯子内注入水时,热敏器件2感测到水温,然后将温度值通过显示屏4显示出来,由于热敏器件2设置在杯体1的底部内腔中紧贴水的位置,所以即使杯中水量很少时,也可以实时、准确的测得水的温度。由于电池盒3离杯体1的底部还有段距离,不会直接接触到杯底,所以即使在水溢出杯子,浸湿杯底,也不会对电池盒3造成危险,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很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济大学实验学校,未经上海同济大学实验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67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分离的杯子
- 下一篇:可供双人使用的饮料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