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验超虹吸效应的演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6510.1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5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柯奕佳;叶宇哲;黄曾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向明中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12 | 分类号: | G09B2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2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 虹吸 效应 演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演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实验超虹吸效应的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时,若将一根圆棒放入水中,向一个方向自转,在圆棒周围有的液体液面会低下去,而另一些液体会中间液面升高,并沿着圆棒爬上来。前一种流体叫“牛顿流体”,大多数纯流体和低分子溶液(例如水、豆油、甘油、汽油等),后一种流体叫“非牛顿流体”(如蛋白、糖浆、蜂蜜、洗洁精、油漆、牙膏、浆糊等)。
目前,一种现有技术的吸水装置,包括两个箱体及一根吸管,两个箱体是塑料透明箱体,分别放置在吸管的两边,吸管是橡胶软管,一头设置在一个箱体内,另一头设置在另一个箱体内,一个箱体内灌装满水,当在没水的箱体内的吸管的一头轻轻的吸一下,另一个箱体中的水会沿着吸管慢慢的流进这个箱体中。
这种现有技术的吸水装置的缺点是:
1、这种现有技术的吸水装置由于需要人为的控制吸水装置吸水的开始和结束,操作麻烦。
2、这种现有技术的吸水装置由于不设置有左、右两根吸管,不能演示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的超虹吸效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超虹吸效应的演示装置,能用两根吸管直观形象的演示超虹吸效应:虹吸管低于牛顿流体液面时虹吸现象停止,反之,虹吸现象仍能继续。
本实用新型实验超虹吸效应的演示装置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实验超虹吸效应的演示装置,包括多个上水箱及多个下水箱;还包括多根虹吸管及多个箱体。所述的多个上水箱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各个下水箱的正上方。所述的多个箱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各个下水箱一侧。
所述的多根虹吸管一端设置在各个上水箱内,另一端设置在各个箱体内。
所述的多个上水箱呈长方体,分为左上水箱及右上水箱,左上水箱内放置牛顿流体,右上水箱内放置非牛顿流体。
所述的多个下水箱呈长方体,分为左下水箱及右下水箱,左下水箱内放置牛顿流体,右下水箱内放置非牛顿流体。
所述的多根虹吸管是软塑料管,分为左虹吸管及右虹吸管。
所述的多个箱体是有机玻璃箱体,呈长方体,分为左箱体及右箱体,左箱体内放置牛顿流体,右箱体内放置非牛顿流体。
上述的实验超虹吸效应的演示装置,将虹吸管的一端放置在箱体中,另一端放置在液体上方或置于液体中,如果用牛顿流体做虹吸实验时,一旦液面低于虹吸管,虹吸现象会立刻停止.而用非牛顿流体做虹吸实验时,当虹吸管高于液面几厘米时,虹吸现象仍能继续.
本实用新型实验超虹吸效应的演示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验超虹吸效应的演示装置由于设置有左、右两个箱体及上、下水箱,能够对比牛顿流体及非牛顿流体的超虹吸效应的不同,使实验更直观易懂。
2、本实用新型实验超虹吸效应的演示装置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普及应用,尤其适合在课堂上演示超虹吸实验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验超虹吸效应的演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验超虹吸效应的演示装置的两种液体的超虹吸效应状态演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上水箱(1、2)、多个下水箱(3、4)、多根虹吸管(5、6)及多个箱体(7、8)。多个上水箱(1、2)分别设置在各个下水箱(3、4)的正上方,多个箱体(7、8)分别设置在各个下水箱(3、4)一侧,多根虹吸管(5、6)一端设置在各个上水箱(1、2)内,另一端设置在各个箱体(7、8)内,多个上水箱(1、2)呈长方体,分为左上水箱1及右上水箱2,左上水箱1内放置牛顿流体,右上水箱2内放置非牛顿流体,多个下水箱(3、4)呈长方体,分为左下水箱3及右下水箱4,左下水箱3内放置牛顿流体,右下水箱4内放置非牛顿流体,多根虹吸管(5、6)是软塑料管,分为左虹吸管5及右虹吸管6,多个箱体(7、8)是有机玻璃箱体,呈长方体,分为左箱体7及右箱体8,左箱体7内放置牛顿流体,右箱体8内放置非牛顿流体。
请参见附图2所示,将左虹吸管5的一端放置在左箱体7中的牛顿流体内,左虹吸管5的另一端放置在左上水箱1中牛顿流体的上方,距离牛顿流体1-5mm,牛顿流体会升高至左虹吸管5的管口,并且持续不会落下,一旦液面低于虹吸管,虹吸现象会立刻停止。将右虹吸管6的一段放置在右箱体8中的非牛顿流体内,右虹吸管6的另一端放置在右上水箱2中非牛顿流体的上方,距离非牛顿流体1-3cm,非牛顿流体会升高至右虹吸管5的管口,当虹吸管高于液面几厘米时,虹吸现象仍能继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验超虹吸效应的演示装置由于设置有左、右两个箱体及上、下水箱,能够对比牛顿流体及非牛顿流体的超虹吸效应的不同,使实验更直观易懂;本实用新型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普及应用,尤其适合在课堂上演示超虹吸实验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向明中学,未经上海市向明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65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计量反窃电培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型红外互动展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