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顶吊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5987.8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9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兴;张理燕;宋军胜;郑昕;邹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朱水平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顶吊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专用于对反顶吊马及反顶与侧面带缆桩安装进行定位的反顶吊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施工作业人员在对反顶吊马进行安装定位时通常都是由工人先把吊马托举起来放置在要焊接的位置,然后再由焊接工人对吊马进行点焊定位。而一般性的吊马自重都在100kg左右,最重的可承载50T的D型吊马重量更是达到了163kg,需要3~4名工人合力才能把它托举起来,这样既浪费大量的人力,对工人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危险,同时对反顶吊马的安装作业进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对反顶吊马进行安装定位时既浪费大量的人力又不安全的缺陷,提供一种节省人力物力,又提高整体安装速度的反顶吊马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反顶吊马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升降底座,一支撑部件,及一活动设于该升降底座与支撑部件间的实心轴。
较佳地,该支撑部件包括:
一吊马托盘,该吊马托盘为中空的圆柱,该圆柱上部对称开有两对凹槽,该圆柱底部周边设一凸缘,该圆柱的内底设一向上的凸台,该凸台中部设一与该实心轴转动连接的穿孔,该凸台上方设一凸台端盖。
较佳地,该实心轴与该吊马托盘穿套,其下方设一挡板,该挡板与该吊马托盘间设一推力球轴承,该凸台与该凸台端盖之间设一调心轴承;通过该推力球轴承及该调心轴承,该实心轴与该凸台转动连接。
较佳地,该升降底座包括:一带滚轮的基座,该基座底部设一圆孔;及
一轴套,该轴套与该基座底部的圆孔相通固接;该轴套内穿设一液压缸及一轴座,该轴座上穿设有若干弹簧,该轴座与液压缸间设一支撑板。
较佳地,该轴套周壁与该基座间设有多个加强板。
较佳地,该基座一侧设有两推手。
较佳地,该基座上方两推手间设一控制台。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该工装设备具有轻便型、灵活性等特点。
2、吊马托盘能根据吊马安装的具体位置而相应转动。
3、提高生产作业的安全性。
4、大幅度降低了工人施工作业的劳动强度。
5、加快了反顶吊马的工装速度,提高了造船的整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专用于对反顶吊马进行灵活、精确定位安装的反顶吊马装置,其由一升降底座1,一支撑部件2,及一活动设于该升降底座1与支撑部件2间的实心轴3组成。其中,支撑部件2用于反顶吊马安装时,支撑倒置的吊马。升降底座1用于使支撑部件2升降,支撑部件2不仅能相对于升降底座1上下升降,且通过与实心轴3,能相对升降底座1转动。支撑部件2包括:一吊马托盘21,吊马托盘21为中空的圆柱,圆柱上部对称开有两对凹槽211,用于安装时将上托的反吊马夹住。在圆柱底部周边设一凸缘212,圆柱的内底设一向上的凸台213,凸台213中部设一与实心轴3转动连接的穿孔,凸台213上方设一凸台端盖214。实心轴3与吊马托盘21穿套,实心轴3的下方设一挡板31,挡板31与吊马托盘21间设一推力球轴承4,凸台213与凸台端盖214之间设一调心轴承5。通过推力球轴承4及调心轴承5,实心轴3可相对凸台213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底座1包括:一带滚轮的基座11,一轴套12,及轴套12内穿设的一液压缸13及一轴座14。其中,基座11底部设一圆孔;轴套12与基座11底部的圆孔相通固焊;轴座14上穿设有若干弹簧15,轴座14与液压缸13间设一支撑板16。当轴套12撑起吊马时,在吊马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液压缸13向下滑移并带动弹簧15下压,在弹簧15弹力的反作用下,轴座14会向上反弹,推动吊马托盘21上移,从而将吊马顶升至需要的高度进行焊装。为了提高升降底座1的支撑强度,轴套12周壁与基座11间设有多个加强板17。为了便于移动,使安装作业进程能快速灵活,基座11一侧设有两推手18,基座11上方两推手18间设有一控制台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59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塑料太阳能集热装置
- 下一篇:防冻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