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风式空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5297.2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1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高;刘小丽;王桂荣;高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斯可络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16 | 分类号: | F04B3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5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式 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压缩机使用的空滤器,尤其涉及该空滤器的结构。
背景技术
空滤器是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现用的空滤器大多只有一级过滤功能,得到的空气质量较差,而多级过滤器却又因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使用较少。随着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市场对空滤器的结构简单、低能耗、高效率以及维护便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有的技术很少能满足上述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滤空器的开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在现有空气压缩机过滤器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改造,在不增加空滤器体积的情况下,增加旋风叶轮装置,其目的在于通过该装置对进入腔体的空气产生一定的离心力作用,从而将其中的灰尘颗粒甩出,实现空气的初次过滤,再由过滤装置进行二次过滤,提高了滤芯装置的寿命,减少其维护工作,同时提高空气的净化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进气口和出气口均布置在壳体的上面,进气口在壳体侧面开孔,出气口在壳体的底面中心开孔,进气口与大气相通,出气口和压缩机的进气管相接;由安全滤芯和主滤芯组成的滤芯装置将壳体内体积分成进气腔和出气腔两部分;位于壳盖上的排灰阀装有排灰袋;还包括:一个旋风叶轮;所述的旋风叶轮安装在主滤芯和壳体之间;旋风叶轮同由安全滤芯和主滤芯组成的滤芯装置是同心的一组圆筒结构;通过两端的卡箍将滤芯装置和旋风叶轮固定在一起,再由壳盖上的蝶形螺母和壳盖使滤芯装置固定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常规空滤器的外形和体积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结构简洁紧凑,滤气过程简短,无阻滞,在成本增加不大的情况下,达到了双重过滤的效果,提高了空滤器的过滤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旋风叶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70;进气口90和出气口80均布置在壳体70的上面,进气口90在壳体侧面开孔,出气口80在壳体的底面中心开孔,进气口90与大气相通,出气口80和压缩机的进气管相接;由安全滤芯40和主滤芯50组成的滤芯装置将壳体内体积分成进气腔和出气腔两部分;位于壳盖30上的排灰阀10装有排灰袋;还包括:一个旋风叶轮60;所述的旋风叶轮60安装在主滤芯50和壳体70之间;旋风叶轮60同由安全滤芯40和主滤芯50组成的滤芯装置是同心的一组圆筒结构;通过两端的卡箍将滤芯装置和旋风叶轮60固定在一起,再由壳盖30上的蝶形螺母20和壳盖30使滤芯装置固定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中空气经进气口90进入进气腔,在旋风叶轮60的作用下进行分流并螺旋前进,从而产生一定的离心力,空气中携带的颗粒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出,此时在旋风叶轮60的作用下完成了空气的初次过滤,粗滤的空气经过主滤芯50和安全滤芯40进行二次过滤进入出气腔,清洁的空气由出气口80流出供压缩机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过滤空气中的微粒灰尘等杂质,得到不含颗粒的干净空气,从而避免因小颗粒的摩擦而导致压缩机零部件的损坏,保证了压缩机的正常工作,同时提高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斯可络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斯可络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52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