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活垃圾压滤脱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4831.8 | 申请日: | 200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4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魏正康;黄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绿环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04 | 分类号: | B30B9/04;B30B1/32;B09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垃圾 压滤 脱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特别涉及的是一种生活垃圾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在收集压缩(中转)车运输中常因密封等问题造成污水滴漏,污染道路,有损城市形象。造成滴漏的污水来源于:1、生活垃圾的原态水;2、由于生活垃圾的收集为24小时一次,因此一些保水量高的物质会在堆压和透气性差的条件下产生发酵过程,使原高保水物质丧失保水能力,形成污水。现有的垃圾清运中转运输车往往仅具有简单的垃圾压缩能力,不具备垃圾脱水这一功能。
同时国内外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方法一般有四种,即填埋、堆肥、热解和焚烧,其中焚烧处理能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综合效果,有效防止病菌的传播,有利于热能的综合利用。但由于生活垃圾水分含量高,发热量低,单一垃圾直接燃烧难度大,尤其中小城市的生活垃圾中可燃成分的含量相对较少,直接燃烧难度更大;为了能使垃圾稳定燃烧,常需添加一些辅助燃料助燃,这样就加大了运行成本。
现有技术中的生活垃圾脱水机只对垃圾进行一次压滤脱水,不能够达到理想的脱水率。这些经过压滤后的垃圾,若需要进行转运时,转运过程中,垃圾所渗出的污水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若进行焚烧时,这些含水量较高的垃圾不能够稳定燃烧,垃圾的完全燃烧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垃圾脱水机存在脱水率不高,而提供一种脱水率高,结构简单的垃圾压滤脱水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生活垃圾压滤脱水机,该脱水机包括机架,该机架上安置进料仓、脱水腔、以及水平压滤系统,所述水平压滤系统由水平压头、驱动水平压头水平移动的水平液压驱动装置以及控制水平液压驱动装置工作的液压控制系统组成;所述脱水机还包括一垂直压滤系统,该系统包括垂直压头、驱动垂直压头垂直移动的垂直液压驱动装置,所述垂直压头设置在垂直液压驱动装置上,所述垂直液压驱动装置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并设置在脱水腔上部,使垂直压头能够沿脱水腔内壁上下移动。
所述脱水腔的腔壁上设有复数个排水孔。
所述脱水腔的外侧面上设有复数根加强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得到达到理想的脱水率。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平液压系统和垂直液压系统同时对垃圾进行压滤脱水,使其能够达到理想的脱水率。
为了配合两个液压系统对垃圾的压滤,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的脱水腔腔壁,为了达到压力要求,设置加强筋来加强其抗压强度,同时在壁上设置特殊排布的排水孔,以便压滤出来的水及时排出,提供脱水机的脱水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腔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垃圾压滤机存在的脱水率不高的问题,而设计出一种利用两套液压系统来实现高脱水率的压滤脱水机。
如图1所示,该压滤脱水机的主体结构为现有水平压滤的脱水机,其主要包括机架1,该机架上安置进料仓2、脱水腔3、以及水平压滤系统。
其中进料仓2上部安置有用于进料的料斗201,脱水腔3安置在进料仓2的侧边,并与进料仓2导通,脱水腔3的外侧面设有便于压滤后垃圾退出的闸门301,同时在其底部设置有用于汇集脱水腔3内垃圾被压滤出来的污水的集水槽6,其能够将收集的污水统一传输到相应的收集区,避免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为实现将进料仓2内的垃圾在脱水腔3内进行压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水平压滤系统。其由水平压头403、驱动水平压头水平移动的水平液压驱动装置402,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平液压油缸402以及控制水平液压油缸402工作的液压控制系统401组成。该系统中,液压控制系统401安置在机架1上,并控制连接设置在机架1内的水平液压油缸402,同时水平压头403设置在水平液压油缸402上,并能随水平液压油缸402的水平推动,在进料仓2以及脱水腔3内水平来回移动,实现将进料仓2内的垃圾推进脱水腔3内进行压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绿环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绿环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48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亮面离型纸保护膜
- 下一篇:一种带有仿形挤压燕尾槽加工装置的保温板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