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容器与包装一体化的套装蜡烛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3731.3 | 申请日: | 200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095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孔德工艺礼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19/00 | 分类号: | F21L19/00;C11C5/02;B65D77/00;B65D8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潘志龙 |
地址: | 201205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容器 包装 一体化 套装 蜡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蜡烛,特别是公开一种模具、容器与包装一体化的套装蜡烛。
背景技术
通常,蜡烛在生产过程中都必须先将蜡烛液浇注在一个模具内,然后经过冷却、脱模、后续加工等工艺才能制作成单件成品。而对于市场上带有容器的蜡烛,其容器需要另外制模加工后,将脱模的蜡烛放入容器再进行加工、包装等,最后完成的也只是单件成品。这两种常规的生产工艺,生产出的都只是单品,要使其成为多个套装,必须将几个单品另外装入袋子或盒子,才能制成套的产品,也就是说每一个蜡烛在生产上都是单个独立浇注完成的,其模具与最后成品的容器或包装盒等也是分开制作的,这就意味着模具和容器的加工成本变得高昂,而批量浇注蜡烛的生产时间也过长,其综合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加工时间短、有利于大批量生产且使用方便、外形美观的模具、容器与包装一体化的套装蜡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具、容器与包装一体化的套装蜡烛,包括容器、蜡烛,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与蜡烛连接为一体,所述容器同时为蜡烛的模具,所述蜡烛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所述蜡烛的数量为1~25个。
所述容器为塑料盒体。
所述蜡烛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圆心、心形、三角形或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蜡烛的上方还设有顶盖,顶盖与容器相连或分开。
采用塑料盒体,在使用2个以上为一体的本实用新型时,既可以将塑料容器剪开将每个蜡烛作为单独使用,也可以把整套蜡烛同时点燃同时使用,更具有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模具、容器、包装和蜡烛一体化的结构,大大节省了生产蜡烛的工序和时间,有效节约生产成本;容器采用塑料盒体,可随意裁减,方便使用,扩大了使用场合,使本实用新型更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容器;2、蜡烛。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3,本实用新型包括容器1、蜡烛2,所述容器1与蜡烛2连接为一体,所述容器1同时为蜡烛2的模具,所述蜡烛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蜡烛2的数量为1~25个。所述容器1为塑料盒体。所述蜡烛2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圆心、心形、三角形或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蜡烛2的上方还设有与容器相连或分开的顶盖。在顶盖或盒体的四周印上图案、标识等就可成为美观的包装。
下面就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本实施例由3个蜡烛2与容器1组成,每个蜡烛2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其余结构如上述。
实施例二:
如图2:本实施例由5个蜡烛2与容器1组成,每个蜡烛2横截面的形状各不相同,分别为心形、矩形、六边形、星形、圆形,其余结构如上述。
实施例三:
如图3:本实施例由15个蜡烛2与容器1组成,每个蜡烛2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其余结构如上述。
本实用新型在生产时以塑料做成带有任意个数凹坑的容器,预先把灯芯放入其中,将蜡烛液浇注到容器内,当蜡收缩后适当补蜡,待冷却后不须脱模,放上整个容器的顶盖,即为套装成品。塑料容器可以根据蜡烛的形状、大小和所需套装的个数等要求事先用注塑机冲压制成,在整套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塑料容器既是模具,又是蜡烛点燃时所需的盛器,最后还成为整套成品的包装物,简化了脱模的工序,包装的工序,节省了生产时间,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包装成本。同时,此类产品也给消费者提供了不同的使用方式以供选择,使用时,既可以把塑料容器剪开,作为单个蜡烛使用,也可以把套装内的蜡烛同时点燃,而且这种点燃效果非常美观。
以9个14克蜡烛套装为例,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常规蜡烛,生产时间可节省30%,并节约综合成本32%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孔德工艺礼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孔德工艺礼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37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