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HC管桩张拉自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3300.7 | 申请日: | 200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6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马振江;丁捍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8 | 分类号: | B28B23/08;F15B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hc 管桩张拉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施工系统,特别涉及一种PHC管桩预应力张拉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简称PHC管桩),是在近代高性能混凝土(HPC)和预应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混凝土预制构件。PHC管桩一种新型的基桩,具有产品工厂流水线生产,质量稳定可靠;桩身混凝土强度高,耐锤打性好,贯穿能力强;单桩承载力高,单桩承载力价格便宜;对不同地质条件和不同沉桩工艺适应性强;运输吊装轻便,施工速度快,工期短,施工现场简洁文明以及成桩质量监测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得到了建筑界人士的广泛青睐。
在PHC管桩的生产过程中,张拉工序是其生产过程中关键的工序之一,因此该工序实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该PHC管桩质量的好坏。现在PHC管桩生产厂家的张拉控制大多采用使用千斤顶来张拉PHC管桩,通过改变千斤顶油路的压力来控制PHC管桩的张拉力。在目前的施工过程中,一般是通过人工读取油路上油压表的数值,然后用手动方式操作机械控制阀来调节油压。这种控制方式由于是人工操作,过程复杂,所需人员较多,张拉力的控制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测量不准确,因而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容易产生微裂纹或有害变形,使PHC管桩的寿命降低,进而有可能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PHC管桩预应力张拉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PHC管桩张拉预应力的自动控制,从而可有效保证PHC管桩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HC管桩张拉自动控制系统,其包括:一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与PHC管桩连接,所述千斤顶上设有一压力传感器;一油箱;一吸油支路,所述吸油支路连接所述千斤顶的吸油口和所述油箱,所述吸油支路包括电机、液压泵、第一电磁阀,所述电机与所述液压泵连接,所述液压泵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千斤顶的吸油口连接,所述液压泵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箱连接;一回油支路,所述回油支路连接所述千斤顶的回油口和所述油箱,所述回油支路上设有一第二电磁阀;一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一溢流支路,所述溢流支路连接所述千斤顶的吸油口和所述油箱,所述溢流支路设有一电磁比例溢流阀,所述电磁比例溢流阀与所述PLC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千斤顶的活塞杆上还设有一长度传感器,所述长度传感器与所述PLC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油支路还包括一过滤器和一溢流阀,所述液压泵通过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通过所述溢流阀与所述油箱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一上位机,所述上位机与所述PLC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一打印机,所述打印机与所述PLC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为同一个三位四通电磁阀。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系统通过PLC控制器、吸油支路、回油支路、千斤顶和压力传感器构成一闭环反馈系统,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千斤顶上的压力值反馈给PLC控制器,然后由PLC控制器控制吸油支路上的油压,进而控制千斤顶对PHC管桩的张拉力,实现了张拉、保压过程的自动化,简化了操作步骤,大大的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张拉精度,能很好的实现设计意图,延长PHC管桩的使用寿命,保证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电磁离合器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接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介绍。
如图1、2所示,该PHC管桩张拉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千斤顶1、吸油支路2、回油支路3、溢流支路4、PLC控制器5和油箱6。千斤顶1的活塞杆上设有一压力传感器11和一长度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1、长度传感器12与PLC控制器5连接。
请参见图2,吸油支路2连接千斤顶1的吸油口13和油箱6,吸油支路2上设有一个三位四通电磁阀31、过滤器22,液压泵21和电机23,液压泵21的一端通过过滤器22与油箱6连接,液压泵21的另一端与电磁阀31的P口连接(如图3所示)电磁阀31的A口通过油管和千斤顶1的吸油口13连接,电机23驱动液压泵21工作。为保证整个油路的压力安全,吸油支路2上还这有一溢流阀24,溢流阀24和油箱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33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