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发器翻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2510.4 | 申请日: | 200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5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段石生;陆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9/00 | 分类号: | G21C19/00;G21C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44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翻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身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蒸发器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核装置内蒸发器采用行车翻身,危险系数大,效率低。
国内这种专门针对大型工件的翻身装置还无专门的定点生产厂家和型号。无法直接采购。而且大型装置加工制造基地又急需这种翻身设备。国外订购,费用高,采购周期长,不能适应我国复杂的使用环境。
经市场调研,目前国内大型构件设备制造安装过程中需要经常翻身作业,现国内有较多的大型项目上马开工,对此专业翻身装置有需求,使用和推广前景较广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安全、方便的蒸发器翻身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蒸发器翻身装置包括一L形的翻转架、一捆绑装置、一基座和驱动装置,所述翻转架铰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翻转架上设置捆绑装置,所述基座上设置驱动所述翻转架转动的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起重机进行起吊。
优选地,所述翻转架上设置V形座。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危险系数低,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翻转架 2、V形座
3、工件 4、捆绑装置
5、基座 6、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蒸发器翻身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蒸发器翻身装置适用的蒸发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
蒸发器主要技术参数表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核电设备蒸发器上筒体组件和管束组件的翻身,同时兼顾其它产品的单节筒体或筒体组件的翻身,即由直立状态翻转到水平状态,或由水平状态翻转到直立状态。动力最大承受倾翻力矩300吨·米,当需要进行大工件3翻转时,可以脱开动力装置,配用起重机翻身。
本实用新型蒸发器翻身装置主要由L形的翻转架1、基座5、V形座2、电控系统、液压系统等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V形座2设置上下两个,两个V形座2之间距离可调、与L形翻转架1配套。
待翻身的工件3固定在L形的翻转架1上,控制驱动装置6使L形翻转架1实现90°翻转,从而达到工件3的水平到竖直的翻身或由竖直到水平的翻身。
L形的翻转架1是一个焊接结构件,由固定轴与基座5铰接在一起。L形翻转架1沿筒体轴向长度约为9m、沿筒体径向长度约为8m,L形翻转架1宽度为4.5m,是用于放置不同直径工件3的结构完成翻身动作。L形的翻转架1的横向和竖向架头部均设有吊勾,适用于大工件3无动力翻身时用。
L形的翻转架1竖向架头部和尾部设有向轴心方向倾斜的工件3支撑结构——V形座2,以保证工件3的平稳就位,同时两个V形座2之间距离可调,以适应不同长度的工件3。
在L形的翻转架1上设有工件捆绑装置4,以保证工件3在翻转过程中与翻转架1的相对固定。有四个固定位置供选择,可选择其中两个位置或全部,同时应适应不同直径筒体的捆绑要求,图略,可采用钢丝绳等捆绑。
基座5由钢板焊接而成,上表面及相应与轴承座连接面机械加工而成。基座5的整体外形尺寸要适用现场设备基础及L形的翻转架1的安装要求,其前后方向均设有L形的翻转架1的支撑座。
L形翻转架1的翻转运动根据待翻转工件3情况采用两种方式实现,即起重机提供动力或自身液压系统提供动力翻转。翻转架1铰接在基座5上,铰接点上的中间转轴固定在基座5上,L形翻转架1还与液压油缸有一铰接点,翻转架1可以绕该铰接点上的转轴转动,实现L形翻转架1的翻转。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以前核装置内蒸发器采用行车翻身,危险系数大,效率低。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翻身,可直接提高工效三倍左右,大大提高安全系数。
可适用于其他大型构件或筒体类构件的直立和翻身,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各种倾翻角度的液压油缸自锁功能,故可用于大型件在焊接过程中所需要的翻转焊接等工作,市场前景较为广阔,比如,锅炉制造行业,核电设备行业、造船行业、大型钢结构制造行业等都能适用.
上述设计实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等同手段,均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25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锁紧触头不过热闸刀开关
- 下一篇:时钟弹簧锁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