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量信号处理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1948.0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803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开仪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00 | 分类号: | G01F15/00;G01F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 健 |
地址: | 200001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信号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处理器,尤其涉及一种流体介质的流量信号处理器。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往往要对介质,特别是流体介质的量进行计量,或者想确定介质的流速、等参数,这就需要流量仪表,有称流量计。根据流量计的结构,流量计可分为:容积流量计、电磁流量计、压差式流量计、涡轮流量计、涡街流量计、质量流量计等。
上述流量计由流量传感器和用于信号处理的电子部件组成,流量信号处理器是专为各类流量传感器配套的通用电子部件,流量信号处理器可以随时监控通过流量计中的介质的流量、温度或压力等参数,进行流量的运算,然而一般的流量信号处理器,其供操作者观察及操作的操作面板较小,不易操作及观察。
本实用新型则提供一种新的流量信号处理器用以改善或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观察具有大的显示屏的流量信号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一种流量信号处理器,其包括电气腔盖以及与电气腔盖连接的电气壳体,电气腔盖上固定有操作面板,且电气壳体包括电气腔和接线腔,电气腔的直径大于接线腔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操作面板包括边框以及嵌置在边框的显示屏,且操作面板具有若干操作按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电气壳体为铝合金铸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电气腔盖上固定有位于操作面板后的电路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电气壳体上设有电气出线孔,电气出线孔内装设有出线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电气出线孔内的出线螺母的上方,设有电缆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电气壳体上另设有接线腔盖以及由接线腔盖覆盖的接线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电气壳体上设有接地螺钉,另设有防松螺钉用以加强固定接线腔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电气腔直径大于接线腔直径,这样可加大仪表的显示屏,使仪表的显示更易于观察,改变了以往显示屏小观察不便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流量信号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剖视图。
图3~图5分别是本实用新型流量信号处理器与涡轮流量计、容积流量流体传感器、差压式流量计配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流量信号处理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流量信号处理器的操作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流量信号处理器是用于与各类流量传感器配套使用的电子部件,该处理器可同时进行介质的流量、温度、压力信号的检测,对各类流体介质进行实时的温度和压力补偿以及输出信号的非线性修正,可以接收脉冲量、模拟量、差压模拟量三种流量传感器信号,可适用于气体、油品、一般介质三等流体。
请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流量信号处理器10包括电气腔盖11、由电气腔盖11固定的操作面板12、由电气腔盖11固定并位于操作面板12后的电路模块13、与电气腔盖11连接的电气壳体14,电气壳体14形成电气腔15,电气壳体14上设有电气出线孔(未标号),电气出线孔内装设有出线螺母16,在电气出线孔内的出线螺母16的上方,设有电缆密封圈17,在电气壳体14上另设有接线腔盖20以及由接线腔盖20覆盖的接线腔21。为接地,另在电气壳体14上设有接地螺钉18,另设有防松螺钉19用以加强固定接线腔盖20。
电气腔15和接线腔21两部分按防爆要求设计,防爆等级Exd II BT4~T6,传统两腔结构的防爆壳体两腔直径是相等的,而于本实用新型中,电气腔15直径大于接线腔21直径,这样可加大操作面板12的尺寸,使得显示更易于观察,改变了以往壳体操作面板小而导致观察不便的缺点。电气壳体14上的两个电气出线孔上的出线螺母16带有M20×1.5内螺纹,用以安装绕性护线管。本实用新型流量信号传感器是通用的,通过不同的连接件可与各类流量传感器配套,使需要昂贵精密铸造模具的壳体制造实现了生产量的最大化,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开仪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开仪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19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机的铸铝转子端环结构
- 下一篇:一种感知器复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