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电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1546.0 | 申请日: | 2009-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782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成 |
主分类号: | B66B1/50 | 分类号: | B66B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5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电梯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自动电梯。
(二)背景技术:
世界上出现电梯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最早的电梯是手拉门,乘电梯的人在楼层按铃通知电梯里的操作工,操作工把电梯开到乘电梯的人的楼层,让乘电梯的人进入电梯再运行到某楼层,………现在,乘电梯的人在楼层按钮不是通知电梯里的操作工,而是调动电梯到乘电梯的人的楼层,乘电梯的人进入电梯后,电梯里的一边安置了按钮开关,乘电梯的人可以按楼层的按钮开关乘到某楼层,但是,还没有不按电梯里的一边安置的按钮开关乘到某楼层的电梯,我发明了一种自动电梯。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乘电梯的人进入电梯,不按电梯里的一边安置的按钮开关,可乘电梯到某楼层。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种自动电梯。
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电梯,其特征是在电梯里的地板安置1个开关到多个开关,1个开关到多个开关分别连接主机板,主机板上的处理器连接电动机,处理器控制1个开关到多个开关和电动机各个连接,乘电梯的人进入电梯后,脚踩电梯里的地板上的1个开关到多个开关,处理器把这个开关到多个开关的线路和电动机连接,电动机把电梯运行到某个楼层或多个楼层。
电梯的地板下面有开关区,地板开关区的下面安置多个压力传感器,多个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处理器,处理器接收地板压力传感器的传感信号,启动电动机连接线路,使电梯运行到某个楼层或多个楼层,处理器没有接收到地板的压力传感器的传感信号,跳开电动机连接线路,使电梯在某楼层停止运行,处理器又接收到压力传感器的传感信号,又连接电动机线路,使电梯又运行到某个楼层或多个楼层。
每一个楼层的电梯门处安置上下行程传感器,当电梯到达某个楼层时,该楼层上或下的行程传感器就通知处理器,处理器跳开电动机连接线路,使电梯在某楼层停止运行。让乘电梯的人在该楼层走出电梯。如果电梯里仍然有人,用脚踩电梯里的地板上的1个开关或者多个开关,处理器继续把开关线路和电动机连接,电动机继续把电梯运行到某个楼层。
处理器和压力传感器的多进一出的集合器编码连接。处理器处理集合器编码1,就连接电动机到1层的连接线路。处理器处理集合器编码2,就连接电动机到2层的连接线路。更多的线路连接,以此类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脚按电梯的地板可使电梯到达某个楼层。
主机板上安置处理器,存储器,电阻器,电容器及匹配器件和各种连接线路及各种接口。主机板与显示器连接,主机板与语音提示连接,主机板和电脑系统、连网系统连接。
为了防止射线侵入电梯,破坏电梯,造出电梯不必要的故障,在电梯的外层安置纳米板。电梯外第一层为纳米软板,纳米软板为纳米结构簿膜,经过多层的叠置厚片,中间用硬纳米拼块,密度在8微米以下,对射线进行阻止或者部分阻止。电梯外第二层为测录板,测录板镀金属基片上电沉积纳米晶,在第一层纳米软板的后面制作镀层化学针尖,化学针尖和测录板镀金属基片上电沉积纳米晶隔离,当射线经过移动第一层纳米软板时,导致第一层纳米软板的后面化学针尖和测录板镀金属基片上电沉积纳米晶不规则接触,纳米晶上每产生一个电子注入或移出,都要增加一个测录板上交叉点的微电压。测录板的后面的交叉点有很高的密度,测录板的后面的交叉点的密度不限制。纳米软板的形状、大小、层数不限制。
通过第一层软板压到测录板上的各个交叉点不同,显示侵入射线的形状记录。通过测录开始到测录结束对侵入射线的时间记录。通过电子注入或移出的活跃数量,即压到测录板上的交叉点的数量多少,对侵入射线的力度记录。
纳米软板可以对气功远距离射线8微米以上射线进行测录。
(四)附图说明:
图1是电梯里的一边安置了按钮开关示意图。
图2是一种自动电梯的地板开关区示意图。
图3是一种自动电梯的地板多层开关示意图。
图4是一种自动电梯的地板多层开关处理示意图。
图5是一种自动电梯的地板多层行程开关处理示意图。
图6是一种自动电梯外的纳米软板主要处理线路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一种自动电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1是电梯。2是电梯里的一边安置了按钮开关。(现有技术)
图2所示,1是一种自动电梯。2是一种自动电梯地板开关区。如果只有2层楼,一种自动电梯地板开关区,只有1个楼层的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成,未经张国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1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柱式支撑膜结构建筑
- 下一篇:折叠式防盗车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