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12伏节能灯照明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0355.2 | 申请日: | 200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323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董景森;陈婗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教科院豫英实验学校 |
主分类号: | H05B41/14 | 分类号: | H05B4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7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2 节能灯 照明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2伏节能灯照明电路。
背景技术
车用电源大多为12伏的电瓶,在野外和无电源供电的情况,使用12伏的照明灯能够解决照明的大问题。但是一般这种情况下,灯管都不能使用节能灯具,造成本来就紧张的电瓶的电能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2伏节能灯照明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12伏节能灯照明电路,反相器1与电阻R1 5、电容C1 4组成的方波发生器接电阻R2 6和电容C2 7组成的并联电路,所述电阻R2 6和电容C2 7组成的并联电路另一端接达林顿管VT1 3的基极,所述达林顿管VT1 3的集电极接铁氧体磁芯T1 12的输入线圈一端,并且与电阻R3 9与电容C5 10的串联电路一端相连,电阻R3 9与电容C5 10的串联电路另一端接入所述铁氧体磁芯T1 12的输入线圈另一端后接12伏电源,同时通过电容C3 8接地,所述铁氧体磁芯T1 12的输出线圈通过电容C4 11接节能灯管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在12伏的车载电瓶上可以使用节能灯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反相器1与电阻R1 5、电容C1 4组成的方波发生器接电阻R2 6和电容C2 7组成的并联电路,所述电阻R2 6和电容C2 7组成的并联电路另一端接达林顿管VT1 3的基极,所述达林顿管VT1 3的集电极接铁氧体磁芯T1 12的输入线圈一端,并且与电阻R3 9与电容C5 10的串联电路一端相连,电阻R3 9与电容C5 10的串联电路另一端接入所述铁氧体磁芯T1 12的输入线圈另一端后接12伏电源,同时通过电容C3 8接地,所述铁氧体磁芯T1 12的输出线圈通过电容C4 11接节能灯管2。
反相器1和电阻R1,电容C1组成方波发生器,振荡频率约为15kHz,采用反相器作为振荡器具有振幅大和易起振的优点。为增加激励电流,使用反相器并联工作激励VT1 3逆变管工作,再推动铁氧体磁芯T1 12输出点燃节能灯管2。方波电压经过铁氧体磁芯T1 12和电容C4 11等串联谐振后,输送到节能灯管2的电流波形近似为正弦波,最大空载峰值电压可以达到350V左右。通过调整电容C4 11的容量和铁氧体磁芯T1 12的空气隙可以点燃18W节能灯管,通过进一步的仔细调整,可以得到灯管的最佳效率,即最佳的配置和最佳的亮度。
参数进一步优化,VT1 3逆变管使用达林顿管或者复合达林顿管,最大集电极电流为至少为5A,耐压达到100V以上,频率特性大于10MHz,要使用散热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教科院豫英实验学校,未经上海教科院豫英实验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3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元件的包覆装置
- 下一篇:火力发电烟气脱硫用烟气-烟气换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