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电流加热实验仪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7880.9 | 申请日: | 200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51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童培雄;赵在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16 | 分类号: | G09B23/16;G09B23/18;G01K1/14;H05B6/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磊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加热 实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教学实验用的涡电流加热实验仪。
背景技术
涡电流产生的焦耳热可用来冶炼熔化时容易氧化的或难熔化的金属,也可用来加热真空玻璃管内的金属。利用高频磁场在铁质锅底感应涡电流的加热方法(如电磁灶)有无明火、无污染、不产生有害物质等优点。中频感应热水锅炉也是一种利用涡电流产热的锅炉。此外,涡电流加热器可用来加热零部件等。涡电流加热的应用如此广泛,并且涡电流加热原理同时涉及电磁学与热学方面的知识,但有关涡电流实验仪较少,特别是涡电流加热的实验仪更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电流加热实验仪。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涡电流加热实验仪,由机箱1、电容2、线圈接线柱3、电容开关4、线圈5、铁芯6、支撑架7、保温盒底盘8、小铝盘9、温度传感器10、保温盒盖11、温度传感器固定架12、温度显示表13、保温盒盖子14、电缆插座15、电压表16、铝环17、固定杆18、温度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固定架20、保温盒盖21、金属圆环22和功率信号发生器23组成,其中:
电容2、线圈接线柱3、电容开关4、线圈5和铁芯6分别位于机箱1内,线圈接线柱3连接功率信号发生器23,铁芯6位于线圈5内,保温盒底盘8内设有支撑架7,小铝盘9,铝环17或金属圆环22放在支撑架7上,保温盒底盘8位于线圈5上方;
温度传感器10通过温度传感器固定架12固定于保温盒盖11上,温度传感器10一端连接温度显示表13,温度传感器10另一端插入小铝盘9内,保温盒盖11插入保温盒底盘8开口处,保温盒盖11的结构与保温盒底盘8开口处结构相匹配,小铝盘9位于保温盒底盘8内,用于测量保温盒底盘8内水温;
铝环17一侧开有缝隙,铝环17通过固定杆18固定于保温盒盖子14下方,铝环17连接电缆插座15,电缆插座15连接电压表16,保温盒盖子14插入保温盒底盘8开口处,保温盒盖14的结构与保温盒底盘8开口处结构相匹配,铝环17位于保温盒底盘8内,用于测量铝环17在磁场中的涡电流;
温度传感器19通过固定架20固定于保温盒盖21上,温度传感器19一端插在金属圆环22上,保温盒盖21放在保温盒底盘8开口处,保温盒盖21的结构与保温盒底盘8开口处结构相匹配,金属圆环22位于保温盒底盘8内,用于测量金属圆环22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中,功率信号发生器23连接电源内置电流表24。
涡电流加热实验仪弥补教学仪器在这方面的空缺。涡电流加热实验仪采用通电线圈产生磁场提供实验所需要的磁场;通过铝环17上开细缝,并用导线在铝环细缝上引出后;测量在磁场中铝环的涡电流;用涡电流加热金属盘产生热量使水的温度升高,通过测量水温获得被加热物体的温度。整个实验装置放入保温盒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涡电流加热实验仪磁场由通电线圈5产生,线圈5内有铁芯6,以增强磁场。线圈5上方放有保温盒底盘8。保温盒底盘8内根据不同实验需要可放入铝环17,小铝盘9或金属圆环2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很方便测量电源频率与涡电流大小的关系,电源频率与涡电流加热的温度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涡电流加热实验仪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标号:1为机箱,2为电容,3为线圈接线柱,4为电容开关,5为线圈,6为铁芯,7为支撑架,8为保温盒底盘,9为小铝盘,10为温度传感器,11为保温盒盖,12为温度传感器固定架,13为温度显示表,14为保温盒盖,15为电缆插座,16为电压表,17为铝环,18为固定杆,19为温度传感器,20为温度传感器固定架,21为保温盒盖,22为金属圆环,23为功率信号发生器,24为电源内置电流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将下列各部件按图1所示方式连接,该领域技术人员均能顺利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78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衣物处理机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制动助力器系统泄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