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缘式水封地漏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7175.9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44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北 |
主分类号: | E03C1/282 | 分类号: | E03C1/28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美英 |
地址: | 201612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缘 水封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隔气功能的地面汇排水装置,特别是一种以结构简单且合理、排水畅通和隔气可靠为特色的无缘式水封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一种以汇排地面水为目的、安装在建筑物或人行车道地面上的集排水装置,为了防止地下管道中有害气体的返回,通常具有排水和水封或单向机械密封双重功能,目前常用的水封地漏主体由地漏基体、锺罩式水封盖和中间工作面上设置有下水孔的格栅面板组成,地漏基体套装设置在排水管的外伸状端口上,由壳体、内部凹坑和设置在坑口上的限位卡肩构成,锺罩式水封盖尤如扣碗,边沿上设置有凹凸状箅子,由凹凸状箅子的端部与坑底接触限位、扣合在排水管的外伸状端口上方,由凹坑内建立的与排水管的外伸状端口部相持平的水位和锺罩式水封盖隔离形成水封层,格栅面板匹配嵌置在坑口的限位卡肩上。工作时,地面上的水应该通过格栅面板中间工作面上的下水孔流入凹坑内,但事实上由于来自周围地面的水先经格栅面板与坑口上的限位卡肩的边缘交接处缝隙时自然下淌,只有在发生雨量或水量特别大、漫过格栅面板时,或者边缘交接处缝隙处于被灰尘或垃圾堵塞状态时位于中间工作面上的下水孔才起作用;此外,由于格栅面板仅依靠周围边沿搁持在坑口上的限位卡肩上支承,而在实际使用中必须要承受行人或车行的过往压力,所以对格栅面板的本身强度要求较高,一般均直径较小且较厚实,材料成本较高;而且,现有结构形式的水封地漏总体较厚,对使用处的安装基础有基本厚度要求,因而工作适用性不强。所以,现有结构形式的地漏总体上存在结构尚欠合理,从经济性和实用性角度考虑均欠理想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的水封地漏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简单且合理、汇排水更快捷和畅通的新颖无缘式水封地漏。
本实用新型的无缘式水封地漏主体由地漏基体、锺罩式水封盖和格栅面板组成,特征在于:锺罩式水封盖和格栅面板设置为互连的一体式地漏封盖,所述的一体式地漏封盖主体由上部顶盖和下部筒体构成,所述的上部顶盖由中间主面和设置在中间主面周边上的辐射状箅子构成,所述的下部筒体设置在中间主面的背面上,由边沿上带外凸箅子状支脚的封水圆环构成;所述的地漏基体套装设置在排水管的外伸状端口上,由圆筒状壳体和筒腔凹坑构成。
此外,所述的带辐射状周围箅子的中间主面的外形尺寸与所述的筒腔凹坑坑口的形状尺寸安置相符;所述的排水管的外伸状端口的高度大于外凸状支承脚的长度。
在使用时的装配状态下,所述的一体式地漏封盖由外凸状支承脚限位支承和中间主面上的辐射状周围箅子限位嵌装设置在地漏基体的筒腔凹坑中,中间主面与筒腔凹坑的坑口相持平。工作时,来自周围地面的水流到坑口边沿后无阻挡地直接注入内部凹坑中,随着凹坑内水位的升高,高于排水管外伸状端口部分的水溢入排水管向下排放。
基于上述构思的本实用新型无缘式水封地漏,由于将锺罩式水封盖和格栅面板有机地设置为一体式的地漏封盖,且在中间主面的外围周边上设置有无边缘的辐射状箅子,中间主面背面设置有上带外凸状支承脚的水封圆环,使一体式地漏封盖兼具有格栅面板和锺罩式水封盖的功能,而且由所述的外凸状支承脚的支承整体,既加强了自身的支承力度,也降低了对地漏基体的支承要求,使地漏基体取消了支承卡肩,简化了结构,同时还来了进水畅通和有利于提高水速、自清污垢和便于产品薄型化、提高工作适用性的积极技术效果,与现有的同类产品相比,明显具有结构更科学合理、工作可靠性更强且工作适用面更广和产品成本更低等特色,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和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体式地漏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地漏基体 1-1.壳体 1-2.阶梯状凹坑 1-3.坑口
1-4.限位卡肩 1-5.坑底 2.锺罩式水封盖 2-1.凹凸状箅子
3.格栅面板 3-1.中间工作面 3-2.下水孔 4.排水管
5.一体式地漏封盖 6.上部顶盖 7.下部筒体 8.中间主面
9.辐射状箅子 10.外凸箅子状支脚 11.封水圆环 12.圆筒状壳体
13.筒腔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典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北,未经陈建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71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四轮农用车驱动装置
- 下一篇:车载公路护栏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