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泵用无接触型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4517.1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656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邓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天鹅工业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48 | 分类号: | F04D29/04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114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用无 接触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特别是涉及一种泵用滑动轴承。
背景技术
水泵一般采用滑动轴承作为泵的径向支撑,滑动轴承采用的材料通常为橡胶或有色金属合金,虽然用这些材料做成的轴承也能使用一定的时间,但这些轴承都是接触型轴承,有接触必定有摩擦,有摩擦必定会消耗功率,同时轴承也会很快被磨损;而且当水泵输送含砂水(如黄河水)或钢铁厂的氧化铁皮水时,由于颗粒含量较大,颗粒较硬,即使外接清水冲洗和润滑(很多情况下无法外接清水,如自平衡型多级泵中间的滑动轴承),滑动轴承也会迅速磨损,造成水泵故障,影响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送各类介质时寿命长、不需外接清水冲洗和润滑、节约水资源、提高泵效率的泵用无接触型轴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用无接触型轴承,包括泵体、泵轴、轴承体和轴套,所述的轴承体固定在所述的泵体上,所述的轴承体内置有第一永磁磁缸,所述的轴套固定在所述的泵轴上,所述的轴套内置有第二永磁磁缸,所述的第一永磁磁缸和第二永磁磁缸位置对应、同心且磁极相同。
所述的轴承体内置的第一永磁磁缸内壁的保护层较薄,其厚度在1mm。
在所述的轴套内置的第一永磁磁缸外壁的保护层较薄,其厚度在1mm。
所述的轴承体与所述的泵体采用间隙配合,以保证所述的轴承体内的永磁磁缸的中心与泵体的中心重合。
所述的轴套与所述的泵轴采用间隙配合,以保证所述的轴套内的永磁磁缸的中心与泵轴的中心重合。
所述的轴承体内径与所述的轴套外径之间的间隙保证在0.1~0.2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泵用无接触型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两磁缸之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力与两磁体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使轴承体与轴套始终保持非接触状态,这样既提高了泵的效率,又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2、由于两磁缸之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力与两磁体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使泵轴始终在泵体的中心旋转,该轴承具有吸振作用,因此使用该轴承的泵,振动、噪声小,运行平稳可靠。
3、泵可干启动,不需外接清水冲洗和润滑,节约水资源,节约运行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合理,输送各类介质时运行可靠,寿命长,提高泵效率,降低噪声,节约维护和运行成本的泵用无接触型轴承。
附图说明
图1为泵用无接触型轴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在泵体3上固定有轴承体4,轴承体4与泵体3采用间隙配合,并用螺钉6进行固定,在轴承体4内置有由钕铁硼制成的第一永磁磁缸10,制作时应保证第一永磁磁缸10中心与轴承体4中心一致,轴承体4内置的第一永磁磁缸10内壁的保护层较薄,其厚度在1mm;在泵轴8上固定有轴套2,轴套2与泵轴8采用间隙配合,轴套2的轴向由第一叶轮1和第二叶轮7定位,轴套2内置有由钕铁硼制成的第二永磁磁缸9,第二永磁磁缸9与轴承体4内的第一永磁磁缸10磁极相同(同为N极或同为S极),制作时应保证第二永磁磁缸9中心与轴套2中心一致,轴套2内置的第二永磁磁缸9外壁的保护层较薄,其厚度在1mm;轴承体4与轴套2形成无接触型轴承,轴承体4内径与轴套2外径之间的间隙在0.1~0.2mm,对泵起径向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轴承,非接触,无摩擦,具有吸振作用,水泵可干启动,运行中可用抽送的介质直接冷却和润滑,运行平稳可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本技术领域内的人员应该认识到,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作对本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任何对上述实施例技术变化、变型方案均未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天鹅工业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天鹅工业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4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