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4200.8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473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胡锷;杨智勇;唐亚;舒泽南;吴方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高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48 | 分类号: | E04B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53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预制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指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专利申请号03248666.9),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混凝土纵向肋组成,纵向肋两端开有缺口,纵向肋两侧开有孔洞。拼装楼板布置管线时,与纵向肋垂直的管线布置无需现场打洞穿线,大的管线布置可直接放入缺口内,小的管线布置穿过两侧开有的孔洞,既节约混凝土材料、又节约工时。但这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有如下不足:1,如纵向肋两端缺口开得过大,底板受到纵向肋支撑少,缺口处的底板部分得不到纵向肋支撑,承载力差,制作或搬运时,容易破碎;2,如纵向肋两端缺口开得过小,拼装楼板后,与纵向肋垂直的管线布置仍需现场打洞穿线,浪费工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该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制作或搬运时,缺口处的底板部分承载力大、不易破碎,拼装楼板后,与纵向肋垂直的管线布置无需现场打洞穿线,既节约混凝土材料、又节约工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该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混凝土纵向肋,钢筋混凝土纵向肋下两侧开有通孔洞,钢筋混凝土纵向肋两端顶部开有缺口。
由于该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纵向肋两端顶部开有缺口,缺口处的底板部分得到纵向肋支撑,承载力大,制作或搬运时不易破碎,拼装楼板后,与纵向肋垂直的管线布置无需现场打洞穿线,既节约混凝土材料、又节约工时。预制构件板的纵向肋受力主要是中间而不是纵向肋两端,因此不影响纵向肋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钢筋混凝土单肋预制构件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钢筋混凝土双肋预制构件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钢筋混凝土拼装楼板管线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图3,该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1,钢筋混凝土纵向肋2,钢筋混凝土纵向肋2下两侧开有通孔洞3,钢筋混凝土纵向肋两端顶部开有缺口4。由于钢筋混凝土纵向肋两端顶部开有缺口4,缺口4处的底板部分得到纵向肋2支撑,承载力大,制作或搬运时不易破碎。拼装楼板时,将多块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靠紧,现穿钢筋5穿过预制构件纵向肋2下两侧的孔洞3,连接多块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再浇筑混凝土填平,使预制构件、现穿钢筋5、现浇混凝土成为整体。拼装楼板后,与纵向肋2垂直的管线6,7的布置无需现场打洞穿线,大管线6的布置可直接放入缺口4内,小管线7的布置既可直接放入缺口4内,也可穿过纵向肋2两侧开有的孔洞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高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高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4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