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油箱剩余油量的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3136.1 | 申请日: | 2009-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21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谢石辉;陈任知;李早红;谢枫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南车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14 | 分类号: | G01F23/1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 勇 |
地址: | 410013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油箱 剩余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及电子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油箱剩余油量的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中,获取油箱(特别是机车油箱)剩余油量的方法有(1)通过获取油箱底部的压力信号对剩余油量进行估算;(2)采用浮标获取油箱液位信号对剩余油量进行估算。但是所有的方法中,都存在一个现实的问题,在机车处于各种工况时,无论压力和液位都随着机车的工况而瞬间变化,因此导致获取的取样信号波形存在尖峰,且无规律可循。因此,从技术实现上来说,我们需要考虑一种机械结构,能够实现对取样油柱进行缓冲,在机车处于各种工况时,油箱液位或底部压力急剧变化时,取样油柱的液位或底部压力能够变化很小,因此能够通过该结构实现获取平稳的取样信号或平缓的波形,从而得到精确的油量测量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用于检测油箱剩余油量的缓冲装置,能有效缓冲机车油箱在不同工况下给油料液面和压力带来的波动,获得精确的油量测量结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检测油箱剩余油量的缓冲装置,包括取样油柱管和设置于该取样油柱管下端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管,所述的分流管通过第一水平油管与油箱连接;所述的取样油柱管通过第二水平油管与所述的分流管底部连通;所述的第二水平油管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的第一水平油管的横截面积。
从理论上说,将压力传感器放在机车油箱的底部即可获得机车剩余油量,但实际中,把压力传感器安装的机车油箱底部是无法实现的,因此现在需要一个管路系统,将机车油箱内部的油引出来,这样在静态情况下,测量取样油注底部的压力即可得到机车油箱底部的压力。
所述的第二水平油管的横截面积为所述的第一水平油管的横截面积的1/10~1/5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从结构上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变截面的管路系统,巧妙的利用流体力学中局部水头损失理论,实现在机车油箱的油流经管路系统到达取样油柱的过程中,通过第二水平油管(小截面油管)的缓冲作用,在管路系统对油路进行有效的衰减和缓冲,确保取样油柱不会随机车油箱在恶劣工况下产生剧烈变化。
(2)分流管起到的作用是将一部分油路进行分流,从能量的角度来说,由于在机车工况条件下,机车油箱的内部的油随着工况变化(如加速,转弯,震动等)会产生一定的波动,机车将能量传递到机车油箱内部的油,机车油箱内部的油和取样油注的油是一个连通的整体,因此机车油箱内部的油会通过一定的管路系统将能量传递到取样油注,这样会严重影响油量的测量结果,因此,在机车油箱与取样油注之间,并入一条分流管,将一部分能量转移到分流管,这样到达取样油注的能量就比较少,取样油注液面的波动就比较小。也同样起到了对油箱内油料波动的缓冲作用。
该结构基于经典流体力学理论中关于局部水头损失的理论,有效的建立一套管路系统,运用“堵”、“疏”结合的办法,使得结构中的管路能够削弱一部分液体冲击的能量,同时还能够转移一部分液体冲击的能量,使得从油箱内部的液体在受到冲击后,流经缓冲结构而到达取样油柱的液体能量明显减少,即取样油柱(液位或底部压力)变化较小。
本装置采用整体机加工成型。整个结构一共四个接口,分别为机车油箱接口,分流管接口,压力传感器接口和取样油柱接口。本发明专利的优点是缓冲效果明显,结构合理,加工制造简单,防护等级高,比一般管路结构安全可靠,密封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油量测量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具体结构图;其中:
图a为实施例1中装置主视图的剖视图;
图b为为实施例1中装置俯视图;
图c为图b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d为图a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e为图c沿水平线的翻转图(即图c的上下颠倒图,其目的是便于更直观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4为通过原有的测量装置测得的油量-时间曲线;(图中,横轴是时间,单位(5s);纵轴是油量,单位(L))
图5为通过实施例1所述装置测得的油量-时间曲线。(图中,横轴是时间,单位(5s);纵轴是油量,单位(L))
图中标号说明:
1-油箱接口;2-分流管接口;3-取样油柱管接口;4-压力传感器接口;5-小孔;6-油箱;7-取样油柱管;8-压力传感器;9-第一水平油管;10-分流管;11-第四水平油管;12-第二水平油管;13-第三水平油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南车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南车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3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