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开式水泵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2951.6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95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高新民;刘新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水泵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8 | 分类号: | F04D29/08;F04D29/4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015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开式 水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开式水泵。
背景技术
对于中开式水泵,原有泵体、泵盖的两端密封部位,是采用在泵体内设有水冷填料套,水冷填料套与泵体之间形成有水冷腔进行冷却,水冷填料套与轴之间设有填料环进行密封。采用这种在泵体内设有水冷填料套进行冷却和密封结构存在的缺点是不能保证泵体和水冷填料套之间的密封问题,存在水冷腔内的冷却水泄漏到泵体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冷腔内的冷却水不会泄漏到泵体内的中开式水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开式水泵,包括泵体、泵盖和轴封冷却压盖,在所述的泵体和泵盖的轴封部位设有一腔室,所述的腔室在所述的泵盖上设有分水筋,所述的轴封冷却压盖上设有实现所述的泵体与泵盖轴封冷却水的循环的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中开式水泵,与原来的中开泵相比,其结构有改进,主要是对原有泵体、泵盖的两端密封部位进行了改进,在轴封部位均设有一腔室,这种腔室可做成任一形状,任一大小,该腔室相当于原有有泵体和水冷填料套制造成一整体,消除了原有的泄漏面,该腔室在泵盖上用分水筋隔开,这种结构有利于泵在抽送热的介质时,通过轴封冷却压盖铣出的凹槽巧妙实现泵体与泵盖轴封冷却水的循环,实现轴封冷却,同时解决泵体与泵盖中开面密封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冷腔内的冷却水不会泄漏到泵体内的中开式水泵。
附图说明
图1是原来热网泵结构图;
图2是泵体泵盖冷却腔体结构图;
图3是沿图2的K向视图;
图4轴封冷却压盖图;
图5是沿图4中N-N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2、图3、图4和图5,在泵体5上设有泵盖2,泵体5和泵盖2的端部设有轴封冷却压盖1,在泵体5和泵盖2的轴封部位设有一腔室7,腔室7在泵盖2上设有分水筋6,轴封冷却压盖1上设有实现泵体5与泵盖2轴封冷却水的循环的凹槽8。
参见图1,原有泵体5、泵盖2的两端密封部位,是采用在泵体5内设有水冷填料套4,水冷填料套4与泵体5、泵盖2之间形成有水冷腔进行冷却,水冷填料套4与轴之间设有填料环3进行密封。采用这种在泵体内设有水冷填料套进行冷却和密封结构存在的缺点是不能保证泵体和水冷填料套之间的密封问题,存在水冷腔内的冷却水泄漏到泵体内的问题。参见图2、图3、图4和图5,与原来的中开泵相比,其结构有改进,主要是对原有泵体5、泵盖2的两端密封部位进行了改进,在轴封部位均设有一腔室7,这种腔室7可做成任一形状,任一大小,该腔室7相当于原有有泵体5、泵盖2和水冷填料套4制造成一整体,消除了原有的泄漏面,该腔室7在泵盖2上用分水筋6隔开,这种结构有利于泵在抽送热的介质时,通过轴封冷却压盖1铣出的凹槽8巧妙实现泵体5与泵盖2轴封冷却水的循环,实现轴封冷却,同时解决泵体5与泵盖2中开面密封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水泵厂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水泵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29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限位效果之定位装置
- 下一篇:泵轴封箱底部节流用浮环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