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破损水泥混凝土作基础的复合式路面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2863.6 | 申请日: | 200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12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朝晖;秦仁杰;谢军;周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 勇 |
地址: | 410007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损 水泥 混凝土 基础 复合 路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以破损水泥混凝土作基础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属于道路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修建了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给当地居民提供了相当便利的交通条件,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轴载变得也越来越大,由于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设计标准偏低,对超载车的荷载和数量估计不足,路面结构厚度采用值较薄,路面排水设施不完善,如中央分隔带没有排水设施,超高路段采用漫流方式,同时由于路面接缝填缝料的剥落,致使雨水从中央分隔带和接缝处下渗到路基无法排出,导致水损害,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卿泥,卿泥是造成脱空、错台、断板等破坏的主要原因。使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较短年限内就已达到了设计使用轴次,产生各种严重的路面病害,全面进入路面大修或改建时期。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路面修复技术,它具有工期短、对交通影响小、修复后路面服务性能好等优点,国内有相当多的公路采用了此类改造方案。但是国内普遍做法是在旧路上直接加铺沥青面层,这样改造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沥青加铺层中容易出现反射裂缝和层间产生界面滑动,这对修复后路面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目前国内外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连续配筋补强层后的沥青路面复合式结构研究相当少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工艺简单、结构强度高、载重能力强、行车舒适性好、使用寿命长、经济性和耐久性好、能适应重载交通和大交通量的以破损水泥混凝土作基础的复合式路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以破损水泥混凝土作基础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包括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粘结层、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粘结防水层、连续配筋混凝土层、沥青混合料隔离层、破损水泥混凝土层,在所述破损水泥混凝土层上依次铺筑沥青混合料隔离层、连续配筋混凝土层、粘结防水层、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粘结层、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粘结防水层由改性沥青碎石或浸渍沥青聚酯长丝烧毛土工布构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粘结层由改性乳化沥青构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破损水泥混凝土层为进行了换板、压浆、清缝、灌缝的破损水泥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在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强度,在其上加铺隔离层、连续配筋混凝土层、粘结防水层、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粘结层、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形成经济性和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的修复路面,具有如下优点:
1.用连续配筋混凝土作补强、调平层,可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强度的不足进行补强,提高了路面的结构承载能力,适应大交通量的需要,以及超载、重载车辆的影响,为面层提供了可靠的支持,使板底应力、弯沉、车辙减少,并能相应减少柔性面层所需厚度。
2.沥青混凝土作面层,能提高路面舒适性,降低噪音,缓解荷载对刚性部分的冲击,减少刚性面层的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且便于维修。
3.设置粘结防水防裂层,能保证沥青混凝土面层与连续配筋混凝土补强调平层结合紧密,防止雨水下渗,延缓连续配筋混凝土裂缝导致的反射裂缝。
4.充分利用现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强度,减少了资源浪费和降低了工程量,节约了工程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工艺简单、结构强度高、载重能力强、行车舒适性好、使用寿命长、经济性和耐久性好、能适应重载交通和大交通量的优点,适于大规模修复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2-粘结层,
3-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4-粘结防水层,
5-连续配筋混凝土层, 6-沥青混合料隔离层,
7-旧水泥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以破损水泥混凝土作基础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包括沥青混凝土上面层1、粘结层2、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粘结防水层4、连续配筋混凝土层5、沥青混合料隔离层6、破损水泥混凝土层7;在所述破损水泥混凝土层7上依次铺筑沥青混合料隔离层6、连续配筋混凝土层5、粘结防水层4、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粘结层2、沥青混凝土上面层1,所述粘结防水层4由改性沥青碎石或浸渍沥青聚酯长丝烧毛土工布构成,所述粘结层2由改性乳化沥青构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破损水泥混凝土层为进行了换板、压浆、清缝、灌缝的破损水泥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2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强化木地板基材低摩尔比改性脲醛胶粘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