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屏蔽电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0838.4 | 申请日: | 200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5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肖永斌;莫本尧;王利萍;邓继雄;郑忠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27/26;H01F27/28;H01F27/3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260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屏蔽 电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器,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屏蔽电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式屏蔽电感器,包括绕有线圈的磁芯体和套设于磁芯体外周的屏蔽磁帽外壳,磁芯体的一端设有引脚,引脚穿过屏蔽磁帽外壳,引脚与屏蔽磁帽外壳的贯穿处填上粘接剂。整个磁芯体与屏蔽磁帽外壳有间隙,尤其是磁芯体顶端与屏蔽磁帽外壳的间隙的大小及变化情况及电感的电报导特性影响很大。有人在磁芯体外壁上套一层塑胶UL套管,该塑胶UL套管能在一定时间解决间隙对电感特性造成的影响。但电感器常工作是较高温度的环境下,UL套管很容易收缩变形,最终使得电感器产品的性能不稳定,甚至电气特性差。
中国专利CN201036112公开了一种线圈采用磁屏蔽的新型电感器,包括高磁导率的磁芯、套设于磁芯中柱外围的骨架以及卷绕于骨架上的线圈,磁芯的磁芯柱上开设有空气隙,在套设于磁芯中柱外围的线圈骨架表面上镀一层不闭合的电良导体材料,以形成磁屏蔽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气特性稳定、使用寿命长的立式屏蔽电感器。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立式屏蔽电感器,包括绕有线圈的磁芯体和套设于磁芯体外周的屏蔽磁帽,所述的磁芯体的一端设有与磁芯体成一体的台阶状底座。
进一步:在上述立式屏蔽电感器中,所述的磁芯体是“工”字形。所述台阶状底座顶层的台阶面上设有凹坑,磁芯体的端头嵌入并粘接在凹坑中。这样磁芯体与底座很稳固的连成了一体。
再进一步,在上述立式屏蔽电感器中,所述的线圈还焊接有引脚,一般是线圈的起始端和末端与两根引脚分别焊接,以便使引脚与磁芯体构成电导通。引脚的一端植入底座,这样引脚与磁芯体构成一体。
为了使屏蔽磁帽与磁芯体的连接更加稳固,所述的屏蔽磁帽的开口端粘接在底座底层的台阶沿上。所述屏蔽磁帽的开口端内壁粘接在底座凸台侧壁上。
在线路板PCB上安装该立式屏蔽电感器时,为了使电感器与PCB板稳固接触,所述的底座下端还设有能使电感器与所安装的PCB板稳固接触的垫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立式屏蔽电感器的磁芯体的一端设有与磁芯体成一体的台阶状底座。使磁芯体与屏蔽磁帽的顶部之间气流间隙稳定不变,使得电感器的性能更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立式屏蔽电感器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式屏蔽电感器结构图;其中:1线圈、2磁芯体、3屏蔽磁帽、4底座、5凹坑、6引脚、7垫块、8套管。
具体实施方案
参照附图1~2及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比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现有技术的立式屏蔽电感器如图1,它包括绕有线圈1的磁芯体2和套设于磁芯体外周的屏蔽磁帽3,磁芯体1的一端设有引脚6,引脚6穿过屏蔽磁帽3,引脚6与屏蔽磁帽3的贯穿处填上粘接剂。整个磁芯体2与屏蔽磁帽3之间有间隙,尤其是磁芯体顶端与屏蔽磁帽间隙的大小和变化情况对电感的电导特性影响很大。有人在磁芯体外壁上套一层塑胶UL套管8,该塑胶UL套管8能在一定时间解决间隙对电感特性造成的影响。但电感器工作在较高温度下,UL套管8很容易收缩变形,最终使得电感器产品的性能不稳定,甚至电气特性差。
本发明的立式屏蔽电感器如图2所示:一种立式屏蔽电感器,包括绕有线圈1的磁芯体2和套设于磁芯体外周的屏蔽磁帽3,所述的磁芯体(2)的一端设有与磁芯体2成一体的台阶状底座4。所述的磁芯体是“工”字形。所述台阶状底座4顶层的台阶面上设有凹坑5,磁芯体1的端头嵌入并粘接在凹坑5中。这样磁芯体与底座很稳固的连成了一体。所述的线圈1还焊接有引脚6,一般是线圈1的起始端和末端与两根引脚分别焊接,以便使引脚6与磁芯体2构成电导通。引脚6的一端植入底座4,这样引脚6与磁芯体2构成一体。为了使屏蔽磁帽与磁芯体的连接更加稳固,所述的屏蔽磁帽3的开口端粘接在底座4底层的台阶沿上,屏蔽磁帽3的开口端内壁粘接在底座4凸台侧壁上。
在线路板PCB上安装该立式屏蔽电感器时,为了使电感器与PCB板稳固接触,所述的底座4下端还设有能使电感器与所安装的PCB板稳固接触的垫块7。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情况下,进行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形和替换,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08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