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燃气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9704.0 | 申请日: | 200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7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洲 |
主分类号: | F24C3/08 | 分类号: | F24C3/08;F24C15/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燃气灶 | ||
技术领域
一种厨房用具类的节能燃气灶。
背景技术
千百年来,自从人类学会使用火,人类就不断在发展进步着,先是用火烧食物,经过漫长的发展,人类发明了原始的陶锅煮食物,又经过漫长的发展,人类发明了灶,把锅放在灶上煮食物。一个完整的灶包括灶、锅和烟囱等,并且知道把火烟用烟囱排出去,让空气从灶口进去,以便让柴禾更好的燃烧,并且把火焰与空气隔起来,这样做一是做饭时厨房不至于温度过高,二是节约了燃料,三是让灶在烧火时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就是在烧火时热气流上升,新鲜空气从灶口进入,也就是保证了氧气的供应,热气流从烟囱冒出时又带走了大量的烟气,这样柴禾就能更充分的燃烧。直到现在我们广大农村大部分仍然在使用这种柴灶,其特点是节能、隔热、不烟眼。所以说人类学会使用锅灶做饭,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也是人类的一大发明。现代人做的燃气灶是敞开在空气中燃烧,没有任何屏蔽,有相当一部分热量散失掉了,在夏季做饭时厨房里是非常热的,因为是敞开燃烧,火焰没有屏蔽,所以厨房很热,并且浪费了许多燃气。现在所使用的喷火头都是用生铁铸成,并且铸造的体积大,很笨重,这样在做饭时喷火头和锅外壳会吸收大量的热;喷火头上无喷火嘴,燃气等于在喷火头上直接燃烧,这样喷火头就吸收了大量的热,因锅架在锅底,燃气在燃烧过程中燃气灶的锅架同样吸收大量的热。如今全球人口快速增长,人类在快速消耗着有限的各种能源,全人类一日三餐,做饭时也消耗着很大一部分能源。在全球有限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我们节能能源和充分利用能源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隔热装置和改变喷火头的结构的设计,可以有效屏蔽燃气火焰,防止燃气外泄造成的资源浪费,充分利用燃气灶周边的余热,降低室内的温度,同时大大提高热能的利用率,起到节能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外壳、隔热总成和灶头总成组成,外壳中部套有隔热总成,隔热总成包括内隔热胆和外隔热胆,内隔热胆上部为锅样状,下部为圆柱状,内隔热胆上端边缘均匀间隔设有用于架设灶具的凸起,下方内部设有平行聚热片,内隔热胆和外隔热胆之间形成石棉夹层;灶头总成包括内外喷火头、进气管和点火装置,内外喷火头置于聚热片上方,内外喷火头上方均匀密布垂直设有柱形喷火嘴。
本实用新型在燃烧火焰外加两层隔热胆,隔热胆的作用有:一起到把火焰与空气完全隔开,防止热量向外辐射;二隔热胆是用不锈钢制作,经抛光起到反射火焰和热量的目的,也是防止热量向外辐射,还起到减少隔热胆自身吸热的目的;三起到屏蔽空气,这样在燃烧时热气流上升,新鲜空气从隔热胆下部进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下而上的气流循环系统,以便以后在燃气燃烧时更充分,还为隔热胆不可避免所吸收的热量进行散热准备;内隔热胆上端的凸起部分起到架锅的作用,两个凸起部分之间是供热气流上升通过用的,这样会形成一个至下而上的循环气流,凸起部分因为减少与锅的接触面积,以免锅所吸收的热量回传给内隔热胆,同时又不影响热气流上升,也就是不破坏火焰燃烧规律;内隔热胆上不可避免所吸收的热量传导给聚热片,热量聚在聚热片上,因内隔热胆形成一个至下而上的气流,这样冷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就把聚热片上所聚的热量带到内隔热胆上部,内隔热胆不可避免所吸收的热量将又一次被锅所利用,从而也降低了内隔热胆的温度,以免内隔热胆吸收太多的热量造成浪费;内隔热胆上部与灶外壳之间用一层耐高温橡胶隔开,一是为了防止内隔热胆上的热量传给外壳而浪费掉,二是为了固定内隔热胆;外隔热胆的作用是:把内隔热胆不可避免所辐射到内隔热胆外的少部分热量再次进行空气隔离,并且进行反射,保存在夹缝内,以便这点热量被内隔热胆聚热片所吸收再次被利用,这样经过内隔热胆、石棉和外隔热胆三道隔热层隔热,就大大减少了燃烧所产生热量的浪费,也大大减少了做饭时普通灶那种在灶边烤人的感觉,也就都是大大降低了厨房内的温度,使做饭的人不感觉厨房太热;外隔热胆还起到固定内隔热胆,让内隔热胆悬空的目的,也就是不让内隔热胆与外隔热胆接触,不与灶外壳接触,可以不把内隔热胆上所不可避免所吸收的部分热量传导给外隔热胆和灶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洲,未经张建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9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散热性能LED灯具
- 下一篇:一种可测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的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