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口径塑料球阀的热熔焊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8991.3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413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跃;黄虹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6 | 分类号: | F16K27/06;F16K2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禹小明;邱奕才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塑料 球阀 熔焊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截断阀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口径塑料球阀的热熔焊接结构。
背景技术
聚乙烯(PE)全塑料球阀不受腐蚀,抗老化,寿命可达50年,而金属阀门最多寿命25年;PE阀门可与PE管道热熔连接,连接处强度高,不泄漏;并且可直埋,不需建阀门井。与金属球阀相比,与管网连接的施工周期短、阀门重量轻,易于搬运和焊接、焊接质量可直接观察,无需作复杂的无损检测等。国际上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
小口径PE球阀均采用热熔焊接成整体,大口径球阀采用电熔工艺焊接。热熔焊接工艺简单,成本低,精度也相对低;电熔焊接工艺复杂,成本高。在热熔焊接的阀门结构上,两个密封圈分别固定在阀体和接管座上。装配时,先将密封圈安装在阀体密封圈安装环和接管座密封圈安装环上,将阀杆与阀球安装在阀体上,然后在热熔机将加热模具的外圆柱面插入阀体上的熔接内圆柱面,将加热模具的内圆柱面套入接管座的热熔外圆柱面,待阀体上的熔接内圆柱面和接管座的热熔外圆柱面熔化到一定厚度时,迅速移除加热模具,然后将接管座插入阀体到一定深度,保压并使其逐渐冷却。这种结构的缺点为当球阀口径较大时,两个熔胶面的直径也较大,加热模具在移开被融化的两个圆柱面时较为困难。因此大口径塑料阀门阀体与接管座不能使用热熔承插而只能使用工艺复杂、成本高的电熔承插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解决大口径塑料阀门不能适用热熔承插问题的大口径塑料球阀的热熔焊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一种大口径塑料球阀的热熔焊接结构,包括阀体和接管座,接管座与阀体热熔插接,阀体插接腔内表面设有阀体熔胶面,接管座外表面设有接管座熔胶面,所述阀体熔胶面为与阀体轴线垂直的环形平面;所述接管座熔胶面为与阀体熔胶面相配合的环形平面。
为了保证接管座承插后与阀体的同心度,还包括阀体径向限位面和接管座径向限位面;所述阀体径向限位面为与阀体同轴的内圆柱面;所述接管座径向限位面为与接管座同轴的外圆柱面;所述阀体径向限位面与接管座径向限位面贴合限位,保证接管座承插后与阀体的同心度。
所述阀体径向限位面包括分别设于阀体熔胶面两端的第一阀体径向限位面和第二阀体径向限位面;接管座径向限位面包括分别设于接管座熔胶面两端的第一接管座径向限位面和第二接管座径向限位面;第一阀体径向限位面与第一接管座径向限位面贴合限位,第二阀体径向限位面与第二接管座径向限位面贴合限位。
为了形成容纳热熔时多余的塑胶,同时实现密封效果,所述接管座插接入阀体后,在阀体熔胶面和接管座熔胶面贴合的两端形成第一容胶腔和第二容胶腔。
为了对接管座进行轴向定位,阀体与接管座配合设有对接管座承插入阀体轴向深度进行定位的轴向定位结构。所述轴向定位结构包括阀体轴向限位面和接管座轴向限位面;阀体轴向限位面为插接腔内表面上与阀体轴线相垂直的环平面;接管座轴向限位面为接管座外表面上与接管座轴线相垂直的环平面;阀体轴向限位面与接管座轴向限位面贴合,定位接管座的承插轴向深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全塑料大口径球阀只能用电熔焊接的结构问题,提出了熔胶贴合面为与轴线垂直的环形平面结构,这样当加热模具要移开时,比现有技术的外圆柱面的熔胶贴合面结构要省力,有效解决了大口径球阀需使用电熔焊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阀体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管座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阀体4结构示意图,阀体4与接管座8的熔胶面为垂直于阀体轴线的环形平面(即端面熔接)。阀体4包括阀体轴向限位面44、第一阀体径向限位面43、第二阀体径向限位面41、与接管座8的接管座熔胶面85相熔合的阀体熔胶面42,阀体熔胶面42为垂直于阀体轴线的环形平面。
第一阀体径向限位面43、第二阀体径向限位面41为与阀体4同轴的内圆柱侧面。阀体轴向限位面44、阀体熔胶面42为垂直于阀体轴线的环形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89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