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蛙鞋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8842.7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5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梁溢伟;梁溢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溢宏 |
主分类号: | A63B31/11 | 分类号: | A63B31/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贺秀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蛙鞋,特别是一种能满足不同脚码尺寸范围使用者的改进的蛙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蛙鞋基本上由二部分组成,包括鞋蹼和供足部穿戴的鞋套,其鞋蹼面与鞋套底结合,在使用者购买蛙鞋时会选择一个与其脚码尺寸相符的鞋套进行试穿,而且基本上试穿的蛙鞋码数控制在一个码数上,很少试穿其他码数的蛙鞋,由于使用者的脚码尺寸大小不一致,蛙鞋生产工厂要按每一个鞋码尺寸生产一款蛙鞋,而每一款鞋码尺寸的蛙鞋必须制造一个模具,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能满足不同脚码尺寸范围使用者的改进的蛙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蛙鞋,包括鞋蹼和供足部穿戴的鞋套,所述鞋套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鞋蹼与鞋套底面结合,鞋蹼自鞋套两侧及前端向前延伸,所述鞋套后部底面和/或两侧壁设置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鞋套后部底面的凹槽设置在底面的上表面,鞋套后部两侧壁的凹槽分别设置在两侧壁的内表面。
所述鞋套后部两侧壁的凹槽沿鞋套中心线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蛙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所述鞋套为弹性材料制成,鞋套后部底面和/或两侧壁设置有多个凹槽,这种结构使得鞋套后部设置有凹槽的位置的厚度很薄,从而使鞋套产生的弹性形变量较大,当使用者脚码尺寸比蛙鞋的尺寸大时,使用者将足部套入鞋套前部,由于鞋套后部具有拉伸的功能,这样就能适合较大的鞋码尺寸的使用范围,满足了不同脚码尺寸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蛙鞋的一种优选方式,包括鞋蹼1和供足部穿戴的鞋套2,所述鞋套1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鞋蹼2与鞋套1底面结合,鞋蹼2自鞋套两侧及前端向前延伸,所述鞋套后部11底面或两侧壁设置有凹槽3,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鞋套后部11底面和两侧壁均设置有凹槽3,这种结构使得鞋套后部11设置有凹槽3的位置的厚度很薄,从而使鞋套1产生的弹性形变量较大,当使用者的脚码尺寸比蛙鞋的尺寸大时,使用者将足部套入鞋套前部12,由于鞋套后部具有拉伸的功能,这样就能适合较大的鞋码尺寸的使用范围,即多个鞋码尺寸可以使用同一款蛙鞋,如34码-38码(S/M)、39码-43码(L/XL)均同为一款,使用者购买时无需选择一个鞋码数,而是选择适合多个尺码使用范围就可以了,从而节省了开发模具的费用,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鞋套后部11底面的凹槽3设置在底面的上表面,鞋套后部11两侧壁的凹槽3设置在两侧壁的内表面,所述鞋套后部11两侧壁的凹槽3沿鞋套中心线对称分布,使得拉伸鞋套更加省力。在本实施例中,鞋套1用弹性材料制成,这种材料不仅能满足使用需求,而且其产生的弹性形变量使蛙鞋跨越连续的尺码范围更大,满足了不同脚码尺寸使用者的需求。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溢宏,未经梁溢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88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宗教信仰物结构
- 下一篇:把立管接头与头管和前叉立管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