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培植物的培育筒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8053.3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8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莫家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家贤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柏林 |
地址: | 52972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培 植物 培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植物栽培的载体,特别是一种用于水培植物的培育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居室或办公室甚至办公桌上养些绿色植物,尤其是水培的植物,既可装饰室内景观、改善室内空气状况,还可缓解视力疲劳、振奋人的精神等功用。
传统的水培植物是直接用砂石等将植物的根部定位在盛水的容器中,这样既不便于维护如施肥、换水以及水中空气的供应等,导致植物生长受到影响。也有使用化学海棉、木浆海棉或岩棉等将植物根系来定位并将植物根部悬在培养液中的,但其使用方便性不是很好,这样的种植方式再加上采用以上这些材料,往往因为含颜料或工业化学物质,或湿霉产生毒素、或是容重比、气隙密度原因令到植物幼苗不易生长发育,难以获得一致性的效果;而且对于普通的消费者,其不谙熟养植技术,也很难让这些植物生长得很好。如果能有一种能够从市面上买到而且使用起来又十分简单的植物培育体,那上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培育效果良好的水培植物的培育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培植物的培育筒,包括能透水的筒体和填充于筒体内的植物生长载体层,植物生长载体层与筒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透水隔层,筒体的敞口部设有封盖。筒体为一筒壁上布设有多个孔洞的硬质筒;透水隔层为网格状结构的化纤不织布层;植物生长载体层为沸石颗粒、珍珠岩粒和蛭石碎粒按比例混合构成的植物生长基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培育筒内配有植物生长载体层,可直接将植物种子直接植入生长载体层中;培育筒的筒体可以很方便地固定至盛水容器中;由于使用了化纤不织布透水隔层来包裹植物生长载体层,植物的种子种入发芽之后其根须可穿透该透水隔层,伸入水培液获取养分,同时可确保植物生长层不会从培育筒漏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外形整洁美观、使用方便、培育效果良好、容易维护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培植物的培育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培植物的培育筒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培植物的培育筒,包括能透水的筒体1和填充于筒体内的植物生长载体层2,植物生长载体层2与筒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透水隔层3,筒体1的敞口部设有封盖4。筒体1为一筒壁上布设有多个孔洞的硬质筒;透水隔层3为网格状结构的化纤不织布层;植物生长载体层2为沸石颗粒、珍珠岩粒和蛭石碎粒按比例混合构成的植物生长基层;封盖4与筒体1固定连接。
参照图2,使用时,将培育筒架空于盛装有水培液的容器5中,培育筒下端浸入大约三分之一高度至水培液中,利用植物生长载体层2的不溶于水且自吸水作用的特性,令载体由下而上保持湿润状态,然后打开封盖4将植物种子植入植物生长载体层2中。植物种子发芽后,其根须可以从透水隔层3的网格内及筒体1的孔洞中伸出,进一步吸收水培液中的养分,让植物6茁长成长。
植物的生长基材必须要符合几个特定的条件,如容重比、气隙密度、微量元素、电解置换物质如氮、磷、钾等。植物生长载体层2中的沸石矿物质颗粒与珍珠岩粒和蛭石粒以一定比例混合之后,让其达到最佳容重比与气隙密度,容重比最好在0.5g/cm3-0.6g/cm3左右,气隙密度最好在30%-40%左右;另外,沸石含有二十多种有利植物生长的微量元素,极有利于植物的成长。使用时,在植物生长载体层2中加入适量肥料可给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
为便于生产和制造,筒体1为做成其筒壁呈筛网状结构的硬质筒;透水隔层3的化纤纱布网规格最好为10g-20g/m2。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培植物的培育筒,种子后,发芽率较采用传统方式要高,且发芽后成长茁壮,植物根须很快生长进入水培液中。可满足居室和办公场所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家贤,未经莫家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80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用式宠物拉杆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玉米收获机割台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