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发电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6710.0 | 申请日: | 2009-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6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曹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毅文 |
主分类号: | F01K25/08 | 分类号: | F01K25/08;F01C1/02;F01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发电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发电机技术,尤其是一种直接利用热能作为动力的小型发电机组。
技术背景:
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当前的发电机主要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通过曲轴输出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这类传统式的发电机在结构上存着着难以克服的缺点而导致发电机的机械能量利用不充分,造成能量损失,限制了发电机的发电量不能提高,同时也导致发电机的体积庞大。
由于现在的世界性的能源紧张,发电效率的提高对节省能源是非常的有利。同时,涡旋机械自19世纪初期由法国工程师克拉斯(CRUEX)提出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工业化的应用。由于涡旋机械具有容积效率高、体积小、噪声低、动力平衡良好等诸多优点,它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广,在空调、泵送液体、增压气体等方面已有应用,也有将涡旋机械作为膨胀机应用于发动机上的构思。这种构思的涡旋式发动机,属于外燃式热机,由外界将高温高压气体输入涡旋机械中让其膨胀做功输出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热机的缺点,结合涡旋机械的结构特点,开发出高效节能的小型发电机组。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热源、两个循环泵、热马达、动力输出轴、散热器及液管构成;热源与循环泵、热马达内的换热盘管相继连 通;热马达内的涡旋盘排气口与散热器相连,散热器与另一循环泵相连,该散热器之后的循环泵的出口通过液管与热马达内的涡盘进液口相连,液管通过热马达内换热盘管的中心,然后将热的液态工作介质直接输入涡旋盘的中心压缩腔中瞬间蒸发膨胀推动涡旋盘工作而输出动力,输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驱动发电机工作输出电力实现发电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介质是在涡旋盘的中心压缩腔吸热膨胀做功,做功后排出的同时也将涡旋盘相对运动时产生的热带走,这样既解决了涡旋盘相对运动时由于高温而变形咬死的现象,也降低了润滑性能及高温密封材料的要求,从而大大降低了小型发电机组的生产难度。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系统是直接将工作介质以液态输入而不是将高温高压气体输入,可以节省了制造高温高压气体的能量与机构,真正实现了高效节能,降低制造成本的目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其中包括热源1、循环泵2、换热盘管3、涡旋盘4、涡旋盘5、动力输出轴6、散热器7、循环泵8、热马达9、进液口10、涡盘进液口11、液管12、排气口13、发电机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首先将热源1的输出口与循环泵2的入口连接,循环泵2的出口与热马达9内的换热盘管3入口连接,换热盘管3的出口再与热源1的输入口连接,形成热循环。换热盘管3也可以是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管翅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
热马达9的排气口13与散热器7相连,散热器7出口与循环泵8的入口相 接,循环泵8的出口与热马达9的进液口10相接,热马达9的进液口10与涡盘进液口11之间通过液管12相连,形成一个膨胀循环,液管12是将循环泵8的出口与涡盘进液口11连通的整体式的液管,并通过换热盘管3的中心进行吸热。
换热盘管3是置于热马达9之内,与涡旋盘4、涡旋盘5、液管12组成热马达9的主体。同时,换热盘管3也可以置于热马达9主体外壳之外。涡旋盘5通过动力输出轴6与发电机14相连。热马达9内最少要有一对涡旋盘4和涡旋盘5,当超过一对以上的,则可以在热马达9内根据介质循环需要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进行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毅文,未经曹毅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6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力减震器
- 下一篇:基于空时分组编码的散射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