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止叶片压缩机转子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6444.1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234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君立;耿爱农;李辛沫;阮勤江;王治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18/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23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止 叶片 压缩机 转子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转子构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静止叶片压缩机转子构件。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200810218577.4公开了一种静止叶片式压缩机,它包括转子、气缸、端盖、叶片和转柱,其中转子偏置在气缸内,转子的外圆柱面与气缸相切接触配合,在转子上开设有圆弧状的转柱槽;转柱由两块相互独立的圆弧块构成,转柱的圆弧块具有圆弧状的外表面、平面状的滑动面和端面;转柱配装在转柱槽内并与之转动配合,转柱的滑动面与叶片滑动配合,转柱的端面与端盖滑动配合;该压缩机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叶片为静止不动的叶片,叶片的外端和两侧端分别与气缸和端盖密封紧固连接,由于不存在相对运动,因此消除了它们之间的摩擦与磨损。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上述静止叶片压缩机的核心运动件的润滑存在一定的难度,比如包括转子及转柱在内的转子构件,由于其处在压缩机的中心部位,一方面处在高速运动的状态,另一方面处在高温及高压的工作环境,因此其润滑比较困难,实践表明仅仅依赖传统的润滑方式如飞溅润滑和压力润滑等很难能达到满意的润滑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静止叶片压缩机转子构件润滑难的问题,提出一种静止叶片压缩机转子构件,其目的在于有效地解决该静止叶片压缩机转子构件的润滑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静止叶片压缩机转子构件,该转子构件包括转子及转柱,其中转子上开设有圆弧状的转柱槽,所述转柱由两块相互独立的圆弧块构成,转柱的圆弧块具有圆弧状的外表面、平面状的滑动面和端面,转柱配装在转柱槽内并与之转动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的两侧端面上开设有储存润滑油的储油沟,另外在转柱的滑动面上也开设有储油槽。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利用转子端面上的储油沟及转柱滑动面上的储油槽,使得润滑油能储存在其内,当转子构件运动时,转子端面与两侧端盖之间、转柱滑动面与叶片之间就能形成油膜,从而改善它们的润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静止叶片压缩机转子构件之转子的一个实施例视图;
图2是图1所示静止叶片压缩机转子构件实施例的转子轴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静止叶片压缩机转子构件之转子的另一个实施例视图;
图4是图3所示静止叶片压缩机转子构件实施例的转子轴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静止叶片压缩机转子构件之转子又一个实施例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静止叶片压缩机转子构件之转柱的端面视图;
图7是图5所示静止叶片压缩机转子构件之转柱的轴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静止叶片压缩机转子构件之转子的一个实施例的视图,图2是图1所示静止叶片压缩机转子构件实施例的转子轴测示意图。由图1和图2可知,转子有一个外圆柱面1和一个圆弧槽2a,其中外圆柱面1的轴线与圆弧槽2a的轴线相互平行;为了能与压缩机端盖形成良好的润滑油膜,本转子特地在其两侧的端面上设置储油沟3a,所述储油沟3a相对于转子端面呈凹槽状,压缩机工作时润滑油可以储存在其内,为了储存多些润滑油同时也为了减轻转子的重量,在转子上开设有若干个储油凹坑4a,这些储油凹坑4a可以是浅坑状也可以是深坑状甚至还可以做成贯通转子的通槽状;另外,为了能储存更多的润滑油,可以在储油凹坑4a的基础上在转子上开设辅助储油坑4b,如同图3和图4所示的另一种转子结构,其中图4是图3所示转子的轴测图,不难发现,遍布于转子的储油凹坑4a和辅助储油坑4b如同网状布局,首先它可储存润滑油为转子端面与压缩机端盖之间形成油膜创造条件,其次它可大幅度减轻转子的重量,最后网状结构还可以保证转子具有较强的刚度;需要指出的是转子端面上的储油沟3a可以是连续的沟状也可以是断续的分段沟状,图5给出的正是转子端面上开设有分段储油沟3b的情形,它由若干段组成。转子构件的另一个重要部件为转柱,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静止叶片压缩机转子构件之转柱的端面视图,图7是转柱的轴测示意图;由图6和图7不难看出,所述转柱由两块相互独立的圆弧块构成,分别为第一圆弧块5a和第二圆弧块5b,第一圆弧块5a和第二圆弧块5b具有圆弧外表面2b,第一圆弧块5a和第二圆弧块5b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转柱的圆弧外表面2b与转子上的圆弧槽2a转动配合,第一圆弧块5a和第二圆弧块5b上还设置有与压缩机叶片滑动配合的平面状的滑动面2c,在转柱的滑动面2c上开设有凹槽状的储油槽3c,储油槽3c能储存一定的润滑油,它为转柱与叶片之间形成油膜创造了条件。
本实用新型利用转子端面上的储油沟3a或分段储油沟3b及转柱滑动面上的储油槽3c,使润滑油能储存其内,当转子构件运动时,转子端面与端盖之间、转柱滑动面与叶片之间就能形成油膜,由此改善它们的润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6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