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笔记用笔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54932.9 | 申请日: | 2009-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958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潘晓钟;朱胜利;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易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3K29/00 | 分类号: | B43K29/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欣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 文 |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笔记 用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外围设备,尤其涉及电子笔记设备。
背景技术
数码笔最早可以追溯到手写板,手写板主要分为初级的电阻压力板、电容板以及目前最新的电磁压感板。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电阻板最古老,而电容板则处于电阻板和电磁板的中间,虽然技术不算太老,但已基本被淘汰了。
在中国CN1348576公开了一种描绘板数字化装置,其包括一种手持装置,该手持装置包括一外壳,该外壳内部具有一圆筒形腔室,该腔室终止于外壳的一末端,外壳有一中间孔与腔室相通,外壳用于接收一描绘仪器的主体的一部分,使得描绘仪器的描绘笔尖从中间孔伸出,该装置还包括一超声接收器或发送器,该超声接收器或发送器被安装在外壳内,远离描绘笔尖,但位于腔室相邻处,这个装置用于通过所说孔和许多开口接收或发送一间歇超声信号,从而能对描绘笔尖进行进行三角测量,以在白板系统中实现笔迹的捕捉到。
上述描绘板数字化装置针对白板系统设计,对于人们日常的电子笔记的实现,并不是是很恰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可用以实时获取写在普通A4纸上的笔迹或草图的电子笔记用笔。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电子笔记用笔,包括笔身、笔头帽和笔尾帽,该笔头帽是套设在该笔身的前端,该笔尾帽是套设在该笔身的尾端,还包括:设置于该笔身的前端处的超声发射器和红外发射器,设置于该笔身中的轻触开关,设置于该笔身的尾端处的电池,该电池经由该轻触开关与该超声发射器及红外发射器电连接,该笔身设容纳笔芯的腔体,该笔身的前端设有与该腔体连通的开口以供笔芯插入或拔除于该腔体,该轻触开关设置于该腔体中,该笔头帽上设有与该超声发射器对应的超声传递窗和与该红外发射器对应的红外传递窗。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笔记用笔,与配套的记录器配合,可精确跟踪和捕捉笔尖的移动轨迹,实时获取写在普通A4纸上的笔迹或草图,并将这些笔迹或草图转换为矢量图信号以作为电子笔记予以存储,该电子笔记的数据并可传输到计算机以方便查看和保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笔记用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各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笔记用笔,包括笔身1、笔头帽4和笔尾帽3,该笔头帽4是套设在该笔身1的前端11,该笔尾帽3是套设在该笔身1的尾端12,还包括:设置于该笔身11的前端处的超声发射器6和红外发射器7,设置于该笔身1中的轻触开关(图未示出),设置于该笔身1的尾端12处的电池5,该电池5经由该轻触开关与该超声发射器6及红外发射器7电连接,该笔身1设容纳笔芯2的腔体,该笔身1的前端设有与该腔体连通的开口以供笔芯2插入或拔除于该腔体,该轻触开关设置于该腔体中,该笔头帽4上设有与该超声发射器5对应的超声传递窗41和与该红外发射器6对应的红外传递窗42。
在本实施例中,配套使用的笔芯可以是长为67毫米,直径为2.35毫米的标准笔芯。
该超声发射器5与该红外发射器3是沿该笔身1前后相邻地设置,相应地,该笔头帽4上的超声传递窗41与红外传递窗42也是前后相邻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笔头帽4与笔身1的前端11是卡扣配合;笔尾帽3与笔身1的尾端12是螺纹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笔记用笔,当其在处于同一平面位置的普通纸张或光滑平面上运动时,会产生超声波和发射出红外线,配套的记录器可对其声波和光波的到达时间和角度进行精密的计算,从而准确定位,并把笔迹记录解释成图形或文字或命令。
本实用新型之实施,并不限于以上最佳实施例所公开的方式,凡基于上述设计思路,进行简单推演与替换,得到的具体的电子笔记用笔,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易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易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49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侧门侵入的车门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车辆前轮独立悬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