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轮船的太阳能窗户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54823.7 | 申请日: | 2009-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120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 发明(设计)人: | 郭有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有信 |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E06B3/66;E06B5/11;H02J7/3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7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轮船 太阳能 窗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户,特指一种用于轮船的太阳能窗户。
背景技术:
轮船是海上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轮船上的窗户一般用于供人们观赏船外风景,供外面阳光照射到船内,遮风挡雨等,该窗户不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当轮船失去能源时或电源不工作时,轮船上的其他电器无法使用。如急需要照明灯无法照明,没有电的手机、剃须刀、播放机等无法工作,求救工作台无法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等,这样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目前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对电器进行充电的用于轮船的太阳能窗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太阳能窗户包括:窗户主体、太阳能电池板以及与太阳能电池连接的电路模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窗户主体的玻璃表面。
所述窗户主体包括:窗框、玻璃框以及安装在玻璃框上的玻璃,玻璃框与窗框枢接。
所述窗户主体还包括一对用于将玻璃框撑开的的撑杆。
为了保护太阳能电池板,并且不妨碍其正常接收阳光,该玻璃通过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太阳能电池板紧贴于玻璃的内表面。
所述电路模块包括:电路板和充电蓄电池,该电路模块具有一输电输出接口。输出接口与输电插头连接,以对其他电器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是将太阳能电池板与轮船窗户集合在一起,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在白天接受光能,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充电蓄电池将太阳能电池板转化的电能储存,需要时通过充电蓄电池将电能输出供轮船上的其他电器使用。如此,使用者就可以在急需对其他电器充电时,解决其燃眉之急。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消耗电能、节能环保、使用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窗户主体1、太阳能电池板2以及电路模块3。
具体而言:上述太阳能电池板2紧贴于玻璃13的内表面,以接受阳光的照射,从而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了保护太阳能电池板2,并且不妨碍其正常接收阳光,该玻璃13通过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电路模块3安装于玻璃13的内表面,且电路模块3上插接有输电插头4,通过输电插头4对电器进行充电。为了方便知道对外充电状况,于电路模块3的电路中设有用于显示充电状况的指示灯。
上述窗户主体1包括:窗框11、玻璃框12以及安装在玻璃框12上的玻璃13,窗框11通过螺丝连接与轮船墙壁上,玻璃框12的一侧与窗框11的一侧枢接,玻璃框12可绕枢接点转动。窗户主体1还包括一对用于将玻璃框12撑开的的撑杆14。当需要将玻璃框12打开时,只需将玻璃框12可绕枢接点转动到一定位置,然后用撑杆14将玻璃框12支撑并固定。
上述电路模块3包括:电路板32和充电蓄电池33,该电路模块3具有一输电输出接口34。由于各种产品的充电接口不同,所以在销售本实用新型时,可配售具有各种不同充电接口的输电插头4。将输电插头4的一端插入输电输出接口34,另一端与手机6(或其他电器产品)连接即可。
为了保护充电蓄电池33不会被过充,或者防止本实用新型对其他电池充电时不会过充,损坏电器产品,本实用新型的电路中还设有保护电路,防止电流过度输出或输入。
本实用新型是将太阳能电池板2与轮船上的窗户结合在一起,通过太阳能电池板2在白天接受光能,太阳能电池板2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充电蓄电池33将太阳能电池板2转化的电能储存,需要时通过充电蓄电池33将电能输出供轮船上的其他电器使用。如此,使用者就可以在急需对手机6等电器充电时,解决其燃眉之急。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消耗电能、节能环保、使用又方便。
当然,以上所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有信,未经郭有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4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结构
- 下一篇:配电线路放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