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下药物注射枪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3730.2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926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丁祖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祖辉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下 药物 注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物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比较有效地采用药物对人体进行包括去斑、去皱的美塑方法是通过皮下注射基因药物(如低分子肽类)来实现的,之所以采用皮下注射方式,是为了保证皮肤对药物的吸收,采用此种方式的要点是使所需要美塑的人体的那部分皮肤(如脸部皮肤)的各个部位的皮下都能获得均匀的药物,这样就需要在需要美塑的人体的那部分皮肤进行多达上万次的针刺,采用一般的注射器用人工来进行是不可能实现的,况且,针刺的深度只能到达皮肤下面没有神经的地方,否则,人体就会因为有针刺感而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时间内自动进行多次针刺微量药物注射、针刺深度调节方便、且每次针刺深度稳定的皮下药物注射枪。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枪体、设置在枪体上的微量注射机构、针刺机构、针刺深度调节机构及电控制开关、电控制装置构成,微量注射机构由设置在枪体上的注射器、设置在注射器推杆后面且螺纹连接在丝杆上的压块、带动丝杆转动的动力装置构成,压块位于枪体的导槽内,针刺机构由注射针头、将注射针头固定的夹子、带动夹子前后定距离运动的高频率来回前后移动装置构成,针刺深度调节机构由带有注射针头穿过口的压板、带动压板做横向移动的且与丝杆螺纹连接的杆、定位在枪体内的且与杆上的丝杆连接的转轮构成,注射针头与注射器注射口间通过软管相连接,控制开关的触动电信号输出与电控制装置的电信号输入相连,电控制装置控制带动丝杆转动的动力装置及电磁吸合装置动作。这里,高频率来回前后移动装置由固定在枪体内的机座、前后移动设置在机座上的连杆、设置在连杆与机座间的弹簧、设置在连杆与机座间的电磁吸合装置构成,连杆端头与夹子固定连接在一起。工作时,将装满药液的注射器固定在枪体上,使压块压在注射器的推杆后面,通过转动转轮带动带有丝杆的杆前后移动,使注射针头前移到最前端时,注射针头凸出于压板的距离相等于注射针头插进皮肤下面所设定的距离,然后通过按动控制开关,使电控制装置控制高频率来回前后移动装置带动夹子连同注射针头做高频率前后移动或者单次移动,同时,动力装置带动丝杆转动,使压块推动注射器推杆移动,配合每次针刺的动作往皮下注射微量药物。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微量注射机构、针刺机构、针刺深度调节机构并通过电控制装置使微量注射机构、针刺机构有机地动作,因此,具有短时间内自动进行多次针刺微量药物注射、针刺深度调节方便、且每次针刺深度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枪体1、设置在枪体1上的微量注射机构2、针刺机构3、针刺深度调节机构4及电控制开关5、电控制装置6构成,微量注射机构2由设置在枪体1上的注射器2a、设置在注射器2a推杆2a1后面且螺纹连接在丝杆2b上的压块2c、带动丝杆2b转动的动力装置2d构成,压块2c位于枪体1的导槽1a内,针刺机构3由注射针头3a、将注射针头3a固定的夹子3b、带动夹子3b前后定距离运动的高频率来回前后移动装置3c构成,高频率来回前后移动装置3c由固定在枪体1内的机座3c1、前后移动设置在机座3c1上的连杆3c2、设置在连杆3c2与机座3c1间的弹簧3c3、设置在连杆3c2与机座3c1间的电磁吸合装置3c4构成,连杆3c2端头与夹子3b固定连接在一起,针刺深度调节机构4由带有注射针头穿过口4a1的压板4a、带动压板4a做横向移动的且与丝杆4b螺纹连接的杆4c、定位在枪体1内的且与丝杆4b固定连接的转轮4d构成,注射针头3a与注射器2a注射口间通过软管7相连接,控制开关5的触动电信号输出与电控制装置6的电信号输入相连,电控制装置6控制带动丝杆2b转动的动力装置2d及电磁吸合装置3c4动作。在杆4c上设置有带有指针4e的滑块4g,滑块4g与丝杆4b螺纹连接,对应指针4e的枪体1上设置有刻度4f,以便人们控制压板4a的移动距离。
为了使连杆3c2直线运动时不会晃动,在枪体1内设置有滑动轴承7,连杆3c2滑动设置在轴承7内。
为了使电磁吸合装置3c4能顺畅地带动连杆3c2运动,电磁吸合装置3c4通过软连接8与连杆3c2相连接。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高频率来回前后移动装置3c由固定在枪体1内的电机3c5、蜗轮蜗杆传动机构3c6、连杆3c2、连接在连杆3c2、蜗轮蜗杆传动机构3c6的蜗轮上的摆动连杆3C7构成,连杆3c2端头与夹子3b固定连接在一起。工作时,电机3c5带动蜗轮,蜗轮带动摆动连杆3C7摆动,带动连杆3c2前后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祖辉,未经丁祖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37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