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聚能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3386.7 | 申请日: | 200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6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余少言;仇明贵;孙红梅;胡定刚;王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F23D14/46;F23D14/5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33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炉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酒店、宾馆用燃气炉具,多为鼓风式或大气式。燃烧气经引射器、燃烧器喷出后,在炉膛内遇空气混合燃烧。由于燃气与空气没有实现预混,使燃气燃烧不充分,不仅热效率低、造成资源浪费,而且CO和NO化合物排放超标,污染环境。为了减少CO和NO的排放,一般会在燃烧器中加设预混腔,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420045364.3,发明名称为一种燃气炉的燃烧器,包括与通气管相连的燃气管道、和在燃气管道口上的分火器,其特征在于:分火器与燃气管道之间设有混合室,混合室与燃气管道相通。此专利结构通过在燃气管道喷嘴处设置中央有直径2.5~10毫米的分火器,使喷出来的燃烧气体集中,气体压力增大,火力也集中,充分发挥氧气助燃的功能。其缺点是若需要加大火孔面积时,需同时加大分火器外径,能量损失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简单、热效率高、环保节能,而且能降低CO的排放的高效聚能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效聚能燃烧器,包括分火器和燃烧器底座组件,分火器设置有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孔朝纵向切槽,分火器的中部设置有二次空气通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火孔包括主火孔和辅火孔,主火孔和辅火孔分成两组或两组以上,并呈间隔分布。
所述分火器的中部呈锥型,在其锥形面上设置有多组火孔。
所述燃烧器底座组件是用五金冲压件铆接而成,燃烧器底座组件中设置有与水平面成一夹角的引射管。
所述夹角为5°~45°。
所述燃烧器分火器的直径仅有75~85mm。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分火器火孔朝纵向切槽,能有效地克服加大火孔面积时,需同时加大分火器外径的弊病,有效地将热量聚集在锅底下,减少能量损失,提高热效率。
2、分火器中间特设二次空气通道,有效补充燃烧中所需的空气,降低CO的排放。
3、将火槽的主火孔和辅火孔分成几组间隔分布,有效地补充二次空气和防止锅架效应引起的CO超标。
4、分火器的形状为中间锥形,在锥形面上增设几组火孔,可以增大火孔面积,使燃气燃烧更充分。
5、燃烧器底座组件是用五金冲压件铆接而成,内壁光滑,并且引射管与水平有一定的夹角,可有效地降低混合气体在引射管中阻力损失,提高一次空气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火槽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火孔分布示意图;
图4为燃烧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分火器 2、燃烧器底座组件 3、火孔 4、纵向切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聚能燃烧器,包括分火器1和燃烧器底座组件2,分火器1设置有火孔3,其中,燃烧器分火器1的直径为80mm,火孔3朝纵向切槽4,分火器1的中部设置有二次空气通道与该切槽4连通,有效地补充二次空气和防止锅架效应引起的CO超标。分火器的形状为中间锥形,在锥形面上增设几组火孔,增大火孔面积。为了有效地补充二次空气和防止锅架效应引起的CO超标,分火器1的火孔分为主火孔和辅火孔,主火孔和辅火孔分成几组相互间隔分布。燃烧器底座组件2是用五金冲压件铆接而成,内壁光滑,并且引射管与水平成15度的夹角,可有效地降低混合气体在引射管中阻力损失,提高一次空气系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33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银质针配合使用的艾球
- 下一篇:手动轴式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