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的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2418.1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372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李应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0 | 分类号: | H02K5/10;H02K5/12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古冠开 |
地址: | 5284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机结构见图1所示,电机轴2上通过轴承3安装在端盖1上,电机轴2与端盖1之间存在空隙,使水和灰尘通过空隙进入端盖1内,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和寿命,这就需要增加防尘防水机构。
但目前电机的防水结构多数采用防尘罩和挡水圈的组合结构,该种结构较复杂,装配工序相对较多,成本较高,防水性还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的防水结构,它具有结构简单,低成本,防水性好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电机的防水结构,包括开有中心轴孔的端盖、能够穿过端盖的中心轴孔的电机轴和安装在电机轴上的轴承,另外它还包括有防水密封圈,防水密封圈的外端部与端盖的中心轴孔的边缘相连接,防水密封圈的内端部套装在电机轴上,防水密封圈的内端部设有若干个油封腔,油封腔内注有油脂,油脂阻塞防水密封圈与电机轴之间的空隙。
上述所述的油封腔为环状。
上述所述的油脂为非亲水性润滑油脂。
上述所述的防水密封圈的外端部开有环形凹槽,端盖的中心轴孔边缘嵌入到环形凹槽里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防水密封圈的外端部与端盖的中心轴孔的边缘相连接,防水密封圈的内端部套装在电机轴上,结构简单,缩短了装配工序时间,降低了结构成本;2)防水密封圈内端部设有若干个环形油封腔,环形油封腔内注满非亲水性润滑油脂,降低了防水密封圈与电机轴的磨擦,阻塞了防水密封圈与电机轴之间的空隙,有效防止了外部水进入电机内壳,提高了电机的防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3是图1中A-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2、图3所示,一种电机的防水结构,包括开有中心轴孔5的端盖1、能够穿过端盖的中心轴孔5的电机轴2和安装在电机轴2上的轴承3,它还包括有防水密封圈4,防水密封圈4的内端部套装在电机轴2上,防水密封圈2的外端部与端盖1的中心轴孔5的边缘相连接,防水密封圈4的内端部设有若干个油封腔6,油封腔6内注有油脂7,油脂7阻塞了防水密封圈4与电机轴2之间的空隙。
其中油封腔6为环状油封腔,油脂7为非亲水性润滑油脂。防水密封圈4的外端部开有环形凹槽8,端盖1的中心轴孔5的边缘嵌入到环形凹槽8里面。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结构,阻塞了防水密封圈与电机轴之间的空隙,有效防止了外部水进入电机内壳,提高了电机的防水性,降低了成本,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24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单的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电路
- 下一篇:开闭所测控终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