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羽毛球拍中管与握把的锁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1421.1 | 申请日: | 200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34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今皓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49/08 | 分类号: | A63B49/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620广东省东莞市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羽毛球拍 固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运动器材之羽毛球拍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羽毛球拍中管与握把的锁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愈加重视自身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并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羽毛球运动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和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已成为广为人们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羽毛球拍的结构主要包括有握把、中管、拍框和设置于拍框中的拍弦,中管连接于拍框与握把之间。人们手握握把挥动拍框,利用拍弦的弹力来回拍打羽毛球。然而,在羽毛球运动中常常出现的危险是中管易从握把中脱出伤人,这是中管于握把中固定结构不够牢固所致。传统之握把10′与中管20′的固定结构如图1所示,握把10′的前端部设置有一轴向延伸的嵌槽11′,中管20的尾端紧插于该嵌槽11′内,并通过一横向插销30将中管20′锁定于嵌槽11′中。这种结构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其中管20′伸入握把10′内的深度较浅,使得中管20′仅仅形成单点定位之锁固功效,藉而握把10′针对中管20′的锁固强度有限,在重复多次较大强度的挥动作用下,中管20′于握把10′中容易松动,最终造成从握把10′中脱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羽毛球拍中管与握把的锁固结构,其握把与中管之间具有稳定可靠的锁固效果,以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羽毛球拍中管与握把的锁固结构,其中管的一端插装于握把的中空手把中,该中管被中空手把的上端开口环抱紧固,中管的尾端固装于握把的端盖上,中管的尾端设置有倾斜凸勾,端盖上设置有一中空柱体,该中空柱体中具有用于容纳中管尾端的轴向定位通孔,该轴向定位通孔的上端缘向内折弯形成卡扣部,该卡扣部锁勾于倾斜凸勾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管的尾端设置有第一横向孔,前述中空柱体上设置有第二横向孔,手把上设置有第三横向孔,该第一横向孔、第二横向孔和第三横向孔正对,一插销横向紧插于该第一横向孔、第二横向孔和第三横向孔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倾斜凸勾为燕尾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管和中空柱体由一插锁横向锁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其采用中空的握把结构,并利用握把的上端环抱于中管上形成第一点定位,利用握把下端的端盖锁固于中管尾端部形成第二点定位,使中管于握把内具有两点定位的锁固效果,从而大大增强握把与中管间的锁固强度,以有效避免握把松动及脱出问题的发生。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之羽毛球握把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截面示图;
图3是图2的分解局部放大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握把 11′、嵌槽
20′、中管 30′、插销
10、握把组件 11、手把
111、上端开口 112、下端开口
12、端盖 121、中空柱体
122、轴向定位通孔 123、卡扣部
124、第二横向孔 20、中管
21、倾斜凸勾 22、第一横向孔
30、插销 113、第三横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和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握把组件10和插装于该握把组件10中的中管20,该握把组件10包括有手把11和端盖12,手把11为中空结构,且手把11的上下端开口,该端盖20封盖于手把11的下端开口112上,中管20的尾端经由手把11的上端开口111插入后固装于端盖12上。
其中,手把11的上端开口111环抱紧固于中管20表面上形成第一点定位;中管20的尾端设置有燕尾状的倾斜凸勾21,端盖12上设置有一中空柱体121,该中空柱体121中具有用于容纳中管20尾端的轴向定位通孔122,该轴向定位通孔122的上端缘向内折弯形成前述卡扣部123,该卡扣部123锁勾于倾斜凸勾21上形成第二点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今皓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今皓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14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轮摩托车倒挡器的脚踏换挡机构
- 下一篇:长臂四脚空心方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