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0861.5 | 申请日: | 200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240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吴衡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32 | 分类号: | F22D1/3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系统,特别指的是给锅炉水预热的预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锅炉系统,一般是由外界直接向其供常温水,这使得锅炉将水加热成蒸气的时间比较长,效率不高,耗能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结构简单、能将供给锅炉的水预热的、节能的锅炉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锅炉,在锅炉的给水输入端连接有可以将进入锅炉的水加热的预热器。
如上所述的一种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器有两台,其分别为第一预热器和第二预热器,在第一预热器和第二预热器的进水口相应的连接有进水管,在进水管上相应的设有阀门,在第一预热器和第二预热器的出水口相应的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连接到一共管,共管连接到锅炉的入水端。
如上所述的一种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管,在连接管上设有阀门,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在进水管上的阀门后面,另外一端连接在出水管上,在进水管上、与连接管连接点的后面还设有阀门。
如上所述的一种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水管上还相应的设有阀门,阀门设在进水管上、与连接管连接点的前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共管上还设有一阀门。
如上所述的一种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预热器和第二预热器上分别设有蒸气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其一、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预热器串联使用将供给锅炉的水进行预热,一般来说在高压条件下,可以将水预热到144℃,使经过预热的水进入锅炉后,锅炉很快就可以产生蒸气,其效率高,节能,时间短;其二、本实用新型经过配管后,当其中某个预热器出现故障或者破管时,能实现单独使用没有故障的预热器将水进行预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锅炉系统,包括有锅炉1,在锅炉1的给水输入端3连接有可以将进入锅炉1的水加热的预热器2,所述预热器2有两台,其分别为第一预热器21和第二预热器22。
在第一预热器21和第二预热器22的进水口相应的连接有进水管211、221,在进水管211、221上相应的设有阀门51、52,阀门51、52可以选择让外界的水进入第一预热器21或者第二预热器22。
在第一预热器21和第二预热器22的出水口相应的连接有出水管212、222,在出水管212、222上相应的设有阀门53、54,出水管212、222连接到一共管55,共管55连接到锅炉1的入水端,通过阀门53、54可以选择由哪个预热器向锅炉1供水。
在进水管221与出水管212之间连接有连接管23,在连接管23上设有阀门57,连接管23的一端连接在进水管221上的阀门52后面,另外一端连接在出水管212上,在进水管212上、与连接管23连接点的后面还设有阀门56,设置连接管23是为了实现将第一预热器21和第二预热器22串联起来使用。
当需要将第一预热器21和第二预热器22串联使用时,打开阀门51、53、57、54,关闭阀门52、56即可,即外界水从进水管211进入,而不能通过进水管221,之后经过第一预热器21预热后的水进入出水管212,由于阀门56关闭,故水只能通过连接管23,经过阀门57到达进水管221,而在阀门52关闭下,使水进入第二预热器22进入进一步的预热,经过第二预热器22继续预热后,热水经过阀门54,到达共管55,在阀门56的作用下,热水不能回流,故通过共管55向锅炉1供热水。
当需要将第一预热器21单独使用时,在第二预热器22出现故障或者破管时,打开阀门51、53、56,关闭阀门52、54、57,就可以实现单独使用第一预热器21,由第一预热器21向锅炉供水。
同样的道理,当需要将第二预热器22单独使用时,打开阀门52、54,关闭阀门51、56、57,就可以实现单独使用第二预热器22,由第二预热器22向锅炉供水。
在共管55上还设有一阀门58,阀门58的作用时阻断热水供向锅炉,当需要停掉锅炉1时,可关闭阀门58,阻止阀门58向锅炉供水。在进水管211、221上设有水泵6,由水泵6向第一预热器21和第二预热器22供水。
所述第一预热器21和第二预热器22上分别设有蒸气管6,其第一预热器21和第二预热器22内的水均由高压蒸气来加热,见附图1,在附图上虚线所示的为蒸气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08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