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厅门安全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0737.9 | 申请日: | 200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10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赖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伟成 |
主分类号: | B66B13/00 | 分类号: | B66B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144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安全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梯使用过程中,当电梯轿厢不在层站时,层门被人为打开或层门系统失灵导致层门打开后,没有安全保护装置,坠落电梯井道事故时有发生;针对这一问题,专利ZL200520078766.8提出了一种电梯层门安全保护装置,当轿厢平层时,轿门与层门同时打开,装在轿门上的限位块阻挡安全挡杆尾端上的限位镙钉,使安全挡杆不能伸出。当轿厢非所在层层门被人为打开或层门系统失灵导致层门打开时,安全挡杆既无对边门边或门框阻挡,也无轿门限位块的阻隔,涡卷弹簧释放,驱动齿轮将与其啮合的带有齿的安全挡杆伸出,阻挡电梯乘客坠入井道。然而,这种装置的安全挡杆因为不能完全收放在厅门内,在轿厢正常平层开门时,此挡杆伸出部分不仅影响美观,也可能对乘客进出电梯轿厢造成阻碍或伤害,且该结构不能有效控制厅门的开度,挡杆不能有效锁紧,当受力时仍然能分开,人坠入井道的危险仍然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安全性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两扇厅门、门框、轿门、设于轿门上的门刀和设于厅门上的门锁,其特征在于,该保护装置还包括锁杆和用于支撑锁杆的摆动端的限位件,锁杆的摆动端设有与所述限位件配合并阻挡厅门完全打开的突起部分,锁杆的另一端通过锁杆轴设于一扇厅门或者门框上,所述限位件固定设于门框或者另一扇厅门上,且锁杆轴和限位件两者至少有一个设于厅门上,所述锁杆还与用于控制锁杆绕所述锁杆轴转动的传动控制机构连接。
上述的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装置,所述锁杆靠近锁杆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控制机构连接,传动控制机构设于厅门上。
上述的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装置,所述传动控制机构包括驱动臂、提臂和拉杆,驱动臂、提臂分别通过驱动臂转轴、提臂轴设于厅门上,提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臂的一端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拉杆与所述锁杆连接;驱动臂的另一端设有能在门刀拨动下进行传动的滚轮,并置于门锁的动滚轮下方。
上述的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装置,当厅门非正常打开,即厅门非因门刀动作而打开时,由于没有门刀的拨动,传动控制机构没有动作,锁杆跨于所述限位件和锁杆轴之间。
上述的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装置,所述驱动臂及提臂呈L形。
上述的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装置,在厅门上设有三角锁,三角锁上设有拨杆;所述传动控制机构设于所述厅门上,并通过与所述拨杆传动连接。
上述的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装置,所述传动控制机构包括牵引绳、控制栓、提臂及拉杆,控制栓和提臂通过控制装置支架设于厅门上,控制栓的一端通过牵引绳与拨杆连接,控制栓同时通过栓扣A连动提臂的一端,控制栓的另一端通过栓扣B与控制装置支架连接,提臂的另一端通过拉杆与锁杆连接。
上述的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装置,电梯正常运行时,锁杆竖起收在厅门背后,藏于厅门与轿门之间;当厅门不是因门刀带动打开,而是通过用钥匙转动三角锁打开时,三角锁上的拨杆转动,并拉动牵引绳使控制栓提起,控制栓上的栓扣A离开提臂,使提臂脱离了控制栓的支撑,锁杆掉下并跨于所述限位件和锁杆轴之间。
上述的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装置,所述锁杆靠近所述锁杆轴一端设有向远离厅门方向凸出的弯折段。
上述的一种电梯厅门安全保护装置,在所述锁杆轴处设有弹性复位件,所述突起部分为钩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伟成,未经赖伟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07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