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塑式注塑机熔体导流计量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0530.1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239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瞿金平;殷小春;杨智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华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6 | 分类号: | B29C45/7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塑式 注塑 机熔体 导流 计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合物注塑成型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应用于预塑式注塑机的熔体导流的装置。
背景技术
预塑式注塑机作为高分子材料注射成型加工的一种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塑料工业生产中。它是用一个预塑装置对胶料进行塑化,然后将塑化好的胶料输送给注射装置,最后再由注射柱塞把胶料注入模腔。这种装置的胶料预塑和注射是由两个不同的部件分别实现的。由于预塑装置能对胶料进行充分的剪切、混合和塑化,而柱塞注射的注射压力高,能实现注射的准确控制,以及对预塑过程和注射过程可分别控制的特点,因而在改善制品质量、消除胶料早期局部硫化和提高注射量、注射压力的等都有明显的效果,适用于大型和高精度制品的成型加工。传统的预塑式注塑机一般由塑化腔塑化完成后直接送入注射腔的前部喷嘴腔内,注射料筒的进料口设置于注射料筒的前部,也即注射柱塞前面,再由熔体压力推动注射柱塞向后移动直至计量完成。这样的进料方式,使得先塑化完成的物料被推往注射腔的后部,后塑化完成的物料位于注射腔的前部,这样就使得物料的受热不均匀,先进注射腔的物料在注射腔的停留时间长,反复加热,容易引起物料过度加热而使物料的热降解及热分解,而后进入注射腔的物料有可能因为加热时间短,均化不充分,而造成制品质量缺陷。同时,这样的结构也可能使得先塑化完成的熔体物料由于注射物料残留在料筒内,造成残留物料而被反复加热,引起物料过度加热而使物料的热降解及热分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技术与设备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供一种减少加工过程中物料的热降解及热分解,提高制品质量的预塑式注塑机熔体导流计量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预塑式注塑机熔体导流计量的装置:注射料筒的进料口位于注射柱塞以及注射料筒的后端;注射料筒内设有注射柱塞,注射料筒与注射柱塞之间设有料筒内衬,料筒内衬与注射柱塞之间形成间隙,进料口后端设有导流梳;导流梳为带有台阶的缺口圆筒装置,内径套在注射柱塞的外侧与注射柱塞紧密连接,导流梳前伸部分处于料筒内衬与注射柱塞之间,导流梳后部台阶外径与注射料筒内径贴合,导流梳的阶梯面与料筒内衬的后端面贴合,导流梳后部台阶的后端面与注射料筒的阶梯面贴合,导流梳的前部圆弧面缺口处顶点与进料口的边缘贴合。
所述注射料筒的进料口通过导流管与塑化装置的出料口连通。
所述导流管分别通过螺钉与出料口和进料口紧固连接。
该装置实现将熔融塑化物料从位于注射柱塞后端的加料口导入注塑料筒中,并在进料口处设置导流梳使物料通过柱塞与料筒内衬之间的间隙向前输送,实现先塑化完成的物料被置于料筒前部并先完成注射的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塑料经过塑化装置完成熔融塑化,熔体状态物料在熔体输送压力下从出料口通过导流管以及位于注射头后面的进料口进入注射料筒,熔体物料由于受导流梳的阻挡并在熔体输运压力下沿注射杆与料筒内衬套的间隙向前输送充满注射料筒,注射头和注射杆在喷嘴腔内熔体压力的作用下向后移动,直至达到预先设置的注射物料量,由注射杆在注射压力推动下向前完成注射。由于物料是由后向前输运,可以实现先塑化完成的物料先注射,后塑化完成的物料后注射,可以保证物料在注射过程中能均匀加热并能及时注射;由于导流梳与物料的接触面为曲面,能有效防止出现“死角”藏料的情况,从而避免加工过程中物料由于反复加热引起的热降解及热分解,提高制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预塑式注塑机熔体导流计量设备应用结构图;
图2为预塑式注塑机熔体导流计量设备应用部分放大结构图;
图3为预塑式注塑机熔体导流计量设备的导流梳结构示意图;
图4为预塑式注塑机熔体导流计量设备的导流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华新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华新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0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可书写和擦拭的投影屏幕
- 下一篇:隔热推拉门窗勾企配合部位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