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棕榨油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0204.0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28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邓干然;曹建华;袁成宇;张云竹;刘智强;李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献民 |
地址: | 52409***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棕 榨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作物的榨油装置,尤其是一种油棕榨油机。
背景技术
油棕是一种重要热带油料作物,棕油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和工业用油。油棕的果 肉含油率46%-50%,果仁含油率50%-60%,单位面积产油量与其它油料作物对比,是花 生的5倍,菜籽的10倍,大豆的12倍,故有“世界油王”之称。由于油棕果实中脂肪酶 的活性很高,极易增加酸价,采收后24h内必须进行加工处理提取棕油,以防酸价增高降 低品质。由于我国油棕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种植规模小、分散范围广、集约程度低.
现有的大型棕油加工生产线,设备、配套厂房、设施投资高昂,占地面积大,目前尚 不适宜建立大型的棕油加工厂,不适合普通家庭的广泛推广使用。现有的油棕榨油机为双 螺旋榨油机,其生产效率在5000kg/h以上,机体庞大,耗功高,单台设备价格数十万元, 需要建设厂房作为加工场地,总体投资高。因此开发小型的棕油提取设备,力求工艺简单, 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设备投资少,农民买得起,用得了,免除农户油棕加工后顾之忧, 有利于加快我国热带地区油棕种植推广,推动棕油产业的发展,满足我国食用油和工业用 油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易、操作简单的油棕榨油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棕榨油机包括机架和压 榨桶,压榨桶固定在机架上,在压榨桶上方的机架上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穿在机架的螺套 内,在螺杆的下端接有与压榨桶对应的压榨头,螺杆的上端设有推力杆。
所述压榨桶下方的机架上设有油斗。
所述压榨桶的桶壁设有多个排油孔,在压榨桶的外壁设有锁扣,压榨桶的底部为活动 底板,该活动底板上设有可与锁扣相扣合的把手。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压榨桶,同时在压榨桶上方的机架上 设置带有压榨头的螺杆,同时螺杆的上端设有推力杆,可通过反向推动推力杆,螺杆随之 转动并将其下端连接的压榨头向下推动,不断挤压压榨桶内经事先捣碎的油棕果肉,油棕 果肉被不断压缩,果肉内的棕油持续渗出;同时通过在压榨桶的桶壁设置多个排油孔,被 压榨出来的棕油经桶壁上的排油孔排出,再流经压榨桶下方的油斗集合后流入外置的油桶 内,该装置通过人工推动进行压榨,压榨速度可自由控制,且出来的棕油杂质少,其体积 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广大农民家庭推广使用。
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中:1机架,11螺套,2压榨桶,21排油孔,22活动底板,3螺杆,4压榨头,5 推力杆,6油斗,7锁扣,8把手,9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棕榨油机包括机架1和压榨桶2,压榨桶2固定安装 在机架1上,在压榨桶2上方的机架1上设有螺杆3,所述螺杆3穿过机架1的螺套11 内,在螺杆3的下端接有与压榨桶2对应的压榨头4,螺杆3的上端设有推力杆5,压榨 头4通过螺钉9与螺杆3固定连接,在压榨桶2下方的机架1上设有油斗6,所述压榨桶 2的桶壁设有多个排油孔21,在压榨桶2的外壁设有锁扣7,压榨桶2的底部为活动底板 22,该活动底板22上设有可与锁扣7相扣合的把手8。上述螺杆3上端设有一横向通孔, 推力杆5套装在通孔内。使用时,由两个人力一人一端互相反向推动推力杆5,螺杆3也 随之转动并将压榨头4向下推动,不断挤压压榨桶2内经事先捣碎的油棕果肉,油棕果肉 被不断压缩,果肉内的棕油持续渗出,经压榨桶2桶壁上的排油孔21排出,流经油斗6 集合后流入外置的油桶内。当压榨完成后,将外置油桶移开,通过旋转把手8松开锁扣7, 将活动底板22取下,此时继续向下推动推力杆5,压榨头4继续向下运动,直至将榨完 油后的油饼向下推出,推动推力杆5,退回压榨头4,扣上底板22,完成一次榨油过程。 本实用新型设计制造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易于维修、保养,无须其它动力设备, 适合农村分散加工棕油作业的需要,生产效率≥150kg/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0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机静电放电装置
- 下一篇:汽车前桥轮毂与转向节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