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线光波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6363.3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8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杜为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6 | 分类号: | F24C7/06;F24C15/0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32209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1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光波 | ||
1.红外线光波灶,包括:不锈钢灶体(1),在不锈钢灶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不锈钢灶体(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上保温灶膛和下保温灶膛,上保温灶膛是由生铁层(31)和设置在生铁层(31)外侧的保温层(32)组成,下保温灶膛是由内保温层(33)、设置在内保温层(33)外侧的生铁层(34)、设置在生铁层(34)外侧的外保温层(35)和设置在外保温层(35)外侧的网状固定圈(36)组成,在上保温灶膛和下保温灶膛的内部分别设置上灶腔(37)和下灶腔(38),上灶腔(37)和下灶腔(38)之间相互连通,在上保温灶膛和下保温灶膛之间设置有若干红外线光波管(4),红外线光波管(4)的红外线加热区(41)设置在上灶腔(37)和下灶腔(38)之间,红外线光波管(4)的管端冷却区(42)设置在上保温灶膛和下保温灶膛的外部,红外线光波管(4)的连接端(43)通过导线(5)与设置在不锈钢灶体(1)内的控制器(6)相连接,在红外线加热区(41)上方的上灶腔(37)内设置有滤网(371),在上保温灶膛外侧的不锈钢灶体(1)上固定设置有保温圈(7),保温圈(7)的上端与固定设置上保温灶膛上端的锅圈(8)相抵,在保温圈(7)与上保温灶膛的上端之间留有通风间隙(9),在保温圈(7)与不锈钢灶体(1)的上端之间留有通风间隙(10),在锅圈(8)上开设有与间隙(9)相互连通的若干上通气孔(1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光波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滤网(371)上方的上灶腔(37)内设置有压火圈(372),在压火圈(37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373)。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线光波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保温灶膛底部开设有下通风口(12)。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线光波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保温灶膛底部上还连接有红外线光波管支撑座(13),红外线光波管支撑座(13)与下保温灶膛的外壁之间形成两个冷却腔(14),在两个冷却腔(14)的下部分别开设有通风口(15),在红外线光波管(4)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陶瓷套(16),红外线光波管(4)通过陶瓷套(16)支撑在红外线光波管支撑座(1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63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加热式器具的温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稠油井用耐高温测井控制电缆